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20111030 水懺共修 ---------- 菩提心要--20111029醫海引航臺中慈院第一院區啟用 part1

[下午 03:38:11] 吳寶秀: hi
[下午 09:58:58] waynelin88: test!
[下午 09:59:16]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下午 09:59:19]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下午 10:01:03] Gordo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下午 10:05:08] ste235: test
[下午 10:06:07] susanwang1960: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96-topic
[下午 10:10:27] Gordon: test
[下午 10:15:04] Gordon: test
[下午 10:17:42]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下午 10:18:47] Gordon: test
[下午 10:24:04] Linda 慈諄: test
[下午 10:25:34] Linda 慈諄: test
[下午 10:33:55] chilinjudy2: 敬愛的上人!  法親家人晚上好 !
[下午 10:35:13] Shuchuan Wang: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下午 10:38:17] Donna 慈瑾: 有看到明晉師兄在開幕典禮
[下午 10:38:52] Shuchuan Wang: 喜見台中慈濟醫院第二分院啟用,將造福台灣中部以南的民眾,落實醫療普遍化。
[下午 10:40:05] Donna 慈瑾: 今年夏天剛好因緣很好,跟著一位從美國回台定居的志工到台中慈院,雖然只有到一樓lobby, 但已心滿意足。
[下午 10:41:53] Shuchuan Wang: 以病為師,以人為本,是慈濟醫療人文的特色,有別於其他的醫院。
[下午 10:44:49] Donna 慈瑾: 又看到  上人孺慕印順師公的畫面!
[下午 10:45:05] Shuchuan Wang: 台中醫院的啟建,起於上人的一念悲心,不忍病人等不到醫生看病而往生。
[下午 10:49:43] Donna 慈瑾: 看到一家一家的慈院相繼蓋起來,也看到上人無止盡的悲心。
[下午 10:49:59] Li San Hor 慈瑋: [下午 10:37] Donna 慈瑾:
<<< 開幕典禮當天濟麟師兄和我也在台中醫院,深深感受到上人為衆生的悲願,更堅定我們佛心師志的道心和使命
[下午 10:50:26] chilinjudy2: 上人的悲心永遠是心繫著所有的眾生.
[下午 10:51:10] Shuchuan Wang: "寸寸有愛,步步有情,大家要珍惜,走路要輕,怕地會痛。"台中醫院能啟用是眾志成城。
[下午 10:52:07] chilinjudy2: 慈濟志業因著這樣的因緣而起
[下午 10:52:53] Donna 慈瑾: 有點不了解師姐挨家挨戶拜託鄉親,鄉親後來都被志工們的誠意打動,辦社區志工、辦茶會
[下午 10:53:14] Donna 慈瑾: 等等。拜託鄉親出來當志工嗎?
[下午 10:53:36] chilinjudy2: 敦欽睦鄰
[下午 10:53:38] Donna 慈瑾: 那一段有些不了解
[下午 10:54:02] chilinjudy2: 台中醫院過程也是波折喔!
[下午 10:54:24] chilinjudy2: 北加公聽會也要參加喔!
[下午 10:54:34] Donna 慈瑾: ㄛ  對  敦親睦鄰很重要
[下午 10:56:19] Shuchuan Wang: 這次回台在真善美種子老師專班研習營,也領到台中醫院啟用的環保杯。
[下午 10:57:03] Donna 慈瑾: 妹妹和妹婿都住台中,也都是醫師,常會偷偷希望他們也能成為慈濟的醫師
[下午 11:01:45] Donna 慈瑾: [下午 10:56] susanwang1960:
<<< 台中醫院啟用的環保杯很好的紀念品
[下午 11:02:16] chilinjudy2: 祝福回向喔!
[下午 11:02:54] Shuchuan Wang: 台中醫院的宗旨主要在促進預防醫學,誠如陳院長所說,醫院的作用,不只是在治療,重要的是灌輸民眾醫療常識,降低慢性疾病、癌症的產生。
[下午 11:03:08] Li San Hor 慈瑋: 祝福您,也祝福他們,台中是個很有福緣的地方!
[下午 11:03:36] Donna 慈瑾: 感恩
[下午 11:03:47] Shuchuan Wang: 一分鐘
[下午 11:05:05] Shuchuan Wang: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下午 11:11:12] Shuchuan Wang: 回向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下午 11:11:41] Shuchuan Wang: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下午 11:14:49]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下午 11:16:04] chilinjudy2: 感恩 上人!法親家人晚安!
[下午 11:18:37] Shuchuan Wang: 明晚菩提心要從22分48秒觀看至結束!
[下午 11:19:13]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下午 11:20:08]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晚安!大家晚安

20111029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8《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九)

【證嚴上人開示】
境界很寧靜,周圍感覺起來,就是那麼靜寂清澄,早上在大家都還很好睡的時候,修行者已經爭取時間,分秒不空過,就是早上要先建立這分虔誠,而且心無污染,心與境,就是住於互相無障礙,這就是我們學佛中的過程。
學佛,調理我們的心非常重要。我們若是事事執有,時時都有掛礙。如何才能無掛礙?那就是要遠離顛倒妄想,我們的心就無有掛礙,無所縛著。
所以我們在十回向,一直和大家說,從凡夫事事掛礙、事事執著、凡事計較,那種無明煩惱的心境,我們要將之轉向大,大就是覺悟,就是回小向大、轉迷為覺。我們若能夠覺悟,世間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雖然沒有什麼好計較,但是我們相信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因緣果報,這不論什麼宗教,都是共同的重點,所以我們不能撥無因果,說什麼都是空的,為什麼還要修行?真的,學佛要用真如去啟發出,我們這分人人本具的真如本性。
所以在十回向的過程中,不厭其煩、不斷向大家解釋,真如不離開我們日常的生活,這是一個心境!
今天雖然十回向已經進入第九。
十回向之九
諸法本空 心無縛著
於根塵中 得大解脫
名無縛無著解脫回向

這段文字,在前面已經跟大家解釋過了,我們的心境要無有縛著,不要被綁住,也不要受現前的境界所執著,執著也是很辛苦。執著自己的見解,好像什麼事情我想的才對,你們想的不對;我做的才對,你們做的都不對。自己對,別人不對,這樣就無法處眾入群,在人群中無法和睦。
所以不要受境界縛著,不要在人事中有執著。所以在根、塵,根,就是我們的六根,每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是在一個人身上。我們和塵,塵就是我們的環境,不論你處在什麼環境,只要我們不受縛著,自然就能身心解脫,處處都是很好的地方、人人都是我們尊重的對象。
根塵不受境界所縛
不在人事中執著
身心得到解脫
處處都是好地方
人人皆是敬重的對象

所以我們對人不計較,對環境不分別是好、是壞。在慈濟人的身上,已經能看到這種根塵得大解脫。
我們的三家醫院,同一天中不同的活動。在大林慈濟醫院,院長、醫師、各科室的主任,攜家帶眷,呼籲我們的同仁投入去做環保。那個境界也很美,平時在醫院,到處都很亮麗,回到自己的宿舍也很舒服,偏偏到了環保場去垃圾分類,去整理那些環保。這就是根塵融合,為了疼惜地球,知道環保的重要性。
在花蓮慈濟醫院,關山、玉里慈濟醫院,他們選擇那些貧民,平時我們在照顧的,或是病苦無法出來的,我們就到他家裏往診。除了往診以外,精神不好的,去輔導他如何生活?家裏非常、非常骯髒,院長、副院長、各科室主任、主治醫師等等,和我們的委員,有的人就去為他打掃屋內。非常骯髒,又破、又臭。有的人就幫他洗澡,教導他生活的方式,這也是讓人很感動。
休息的時間,周休二日,變成周修二日,兩天的時間拿來修行。
他們在慈誠委員培訓,和委員一樣有這種活動。關懷貧困,去往診、去打掃、去為他們洗澡,進入那種環境中,他們皆大歡喜,這叫做「根塵中得大解脫」。做了之後,問他們怎麼樣?很歡喜,下回不要忘了通知我。憑著一分的愛心,所以心無所著。
同時,我也聽到新店,那天我們動員了很多醫師,有醫師、有護士、有治療師、有復健師,還有我們的委員、慈誠,浩浩蕩蕩十多個人,去一個家庭。這個家庭就是老人病了;老人照顧老人,老夫老妻,就算病了,也無法送他到醫院去。
尤其是他有氣切,要如何搬移都很困難,何況他還需要復健。所以醫師、治療師、復健師,還有我們的社工員,慈誠、委員十多個人,為了貧困的兩老病苦無依,到他們的家庭去。除了看病、復健、治療之外,同樣也幫他們整理房子。看,這也叫做「根塵中得大解脫」,這叫做「無縛無著得解脫回向」。
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心境,所以不是很深,就是那麼簡單,這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愛心。
對人不計較
對環境不分別好壞
培養愛心在根塵中得大解脫
這叫做無縛無著得解脫回向
這也是我們修行的心境

在佛經中一樣,有一個時期,佛陀在給孤獨園。面對一群的修行者,比丘團體,就跟他們說這分愛的真誠,說在過去,有一個國家,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名叫和默王。這位國王他很仁慈,他的國土就是以愛治國,在他的國土裡沒有什麼刑罰,就是完全教導民眾,如何學得仁義禮智,以仁德理家;要對父母、對子女,對人群、對社會等等或者是忠孝節義,這都是他治國的方法。
有一天,國王在巡視這個城市時,看到家家戶戶都很和樂,而且看到他的社會很富有,他心理很高興,尤其是年年五穀豐收。
這之間,有一個人看到國王,好像抱著非常慚愧的態度,彎下腰來,彎腰鞠躬來到國王面前,向國王說:「國王,我是一個罪人。」
國王就問:「你犯了什麼罪呢?」
他說:「我曾經犯過偷竊,就是偷拿別人的東西。」
國王就問:「你為什麼會偷別人的東西?」
他說:「因為我肚子餓,我家裏很窮,所以不得不去偷別人的東西。」
當時國王聽了就問他:「你偷東西,已經是過去的事了,為什麼現在來跟我說這件事?」他就說:「雖然這件事過去了,沒有被人抓到,沒有被人知道是我去偷東西,不過,這件事在我心裡,就像在牢獄中,我自己的心獄,所以我很不快樂。我今天在這裡剛好遇到國王,我應該要向國王坦白認罪,我曾經做過這件事。」
國王聽了之後,內心很慚愧,他說:「你實在是一位真正有誠,就是真誠,你的內心是這麼真、這麼誠,只是你的環境讓你這麼貧困,這是我的錯。所以他說,民之飢者,即我餓之;民之寒著,即我裸之。就是說我的國民有人挨餓,就像我自己在挨餓一樣;我的國民寒冷時,就像我沒有穿衣服一般。老實說我很羞愧,我再重新發誓,我想令吾國無貧者,我希望未來我的國家能更富有;我的國家可以沒有貧困的人。」
所以他就說:「民之苦樂在我而已。人民是要讓他快樂?還是讓他受苦難?其實這是我的責任!只是我的責任而己,我有責任使民眾無苦,人人都很富樂,這都是看我,所以我有不周到的地方,不知道我的國家,還有貧困飢餓的人。所以他再發這樣的願,他的國家要使之無貧困,所以他把這個責任,擔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他就趕快看看到底國內還有人犯罪嗎?在監獄裡受苦嗎?或者有人像現在這位,如此真誠的人,犯了錯,自己的內心像監獄,自己關在心靈的監獄裡?他為這些有形的被禁閉的人,或者無形的,把罪疚放在自己心裡的人,他就發出了諭令大赦其國。無論是心靈的牢獄,或者是有形的牢獄,他都能發令大赦。
然後他開啟國庫,貧者布施,所以讓他的困難能脫離;飢寒的人給他飲食,就是肚子餓、冷,就給他飲食;若是沒衣服穿的,或是有病的,就給他醫療和醫藥。這是佛陀的教育,同樣在那個時代,這樣的事情提出來,對大家做一種教育題材。佛法不離人間法,人與人之間互相相處,就是要有那分真誠的愛。領導者如是,民眾,人與人之間,更不能缺乏。
佛法不離人間法
彼此之間相處
要有那分真誠的愛
領導者如是
人與人之間更不能缺乏

法,不是用說的,是去做出來的,真正去體會到的,才能真正得到法喜。人在人世間不離世間法,世間很複雜,我們的心靈若能跳脫,不受環境所束縛。只有一樣真誠智慧的愛,不論環境在哪個地方,他都是輕安自在。這叫做菩薩的世界、這叫做佛的淨土。
所以我們學佛者,要時時多用心啊!
[2011/10/29 上午 07:36:38] 吳寶秀: hi
[2011/10/29 下午 09:10:35]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9 下午 10:00:00] waynelin88: test!
[2011/10/29 下午 10:00:22]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9 下午 10:01:00] Jaclyn Chiew 慈韶: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93-topic
[2011/10/29 下午 10:01:16] Jaclyn Chiew 慈韶: 《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九)
[2011/10/29 下午 10:02:23] Shirley慈泱: 大家好!
[2011/10/29 下午 10:03:56]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9 下午 10:06:15]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9 下午 10:10:24]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9 下午 10:12:53] tzu.du: test
[2011/10/29 下午 10:38:53] Shuchuan Wang: "我們若是事事執有,時時都有掛礙。"心很苦,吃不下,睡不著,頭很大。
[2011/10/29 下午 10:39:15] Shuchuan Wang: Test
[2011/10/29 下午 10:39:44] Shuchuan Wang: "如何才能無掛礙?那就是要遠離顛倒妄想,我們的心就無有掛礙,無所縛著。"凡夫就是有一堆顛倒妄想,所以是在纏如來,真如本性無法顯露。
[2011/10/29 下午 10:41:13] Jaclyn Chiew 慈韶: 對人不計較
對環境不分別好壞
培養愛心在根塵中得大解脫
這叫做無縛無著得解脫回向
這也是我們修行的心境
[2011/10/29 下午 10:43:09] Shirley慈泱: 我們的心回小向大、轉迷為覺,心就無有掛礙,無所縛著。
上人要我們「心寬念純」,要我們用菩薩的心愛自己的孩子,用父母心愛別人的孩子。上人一直用不同的方法殷殷叮囑、教導。
[2011/10/29 下午 10:45:08] Shuchuan Wang: "休息的時間,周休二日,變成周修二日,兩天的時間拿來修行。"敬佩三家醫院的菩薩,行善分秒不空過。
[2011/10/29 下午 10:48:43] Shirley慈泱: 是啊!除了看病、復健、治療之外,同樣也幫他們整理房子。能放下身段,令人讚嘆!
[2011/10/29 下午 10:51:35] Shirley慈泱: 希望自己每天都能上來共修,不要每週只共修二三日。加油!
[2011/10/29 下午 10:52:28] Shuchuan Wang: "佛法不離人間法 彼此之間相處 要有那分真誠的愛 領導者如是 人與人之間更不能缺乏"會帶領的人就是擁有那分真誠的愛去對待人,才會得到大家的護持。
[2011/10/29 下午 10:53:23] Linda 慈諄: 佛法不離人間法
彼此之間相處
要有那分真誠的愛
領導者如是
人與人之間更不能缺乏   上人的這段話有很深體會
[2011/10/29 下午 10:53:53] Shirley慈泱: 是的!人在人世間不離世間法,世間很複雜,我們的心靈若能跳脫,不受環境所束縛。只有一樣真誠智慧的愛。愛!
[2011/10/29 下午 10:54:08] Shuchuan Wang: "法,不是用說的,是去做出來的,真正去體會到的,才能真正得到法喜。"所以光說不練,或是說了一大堆,要別人來做,是永遠得不到法喜。
[2011/10/29 下午 11:00:26] Linda 慈諄: 大家晚安
[2011/10/29 下午 11:03:40]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9 下午 11:04:08] Jaclyn Chiew 慈韶: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9 下午 11:05:45] Jaclyn Chiew 慈韶: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感恩 Skype and Yahoo
[2011/10/29 下午 11:07:41]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29 下午 11:08:05] Shirley慈泱: 感恩~
[2011/10/29 下午 11:08:44]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20111028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7《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八)

【證嚴上人開示】
常常說心淨則土淨,一切唯心造,我們周圍的境界,是不是很清淨?很清淨,那就是我們的心淨,一切唯心。
所以我們最近,不斷在研究這念心,凡夫心、眾生心。佛、眾生的心都沒有差別,偏偏我們都是凡夫,讓我們的心受到污染,有了貪、瞋、癡、憍慢、懷疑,這五種因素不斷衍生;衍生到現在,心亂了、家庭亂了、社會亂了、天下亂了,這都只是一念心。
所以十回向中,第八「即一切法」。
十回向行之八
即一切法 離一切相
緣生無性 體即真如
名真如相回向

意思就是我們要「離一切相」,離什麼相?人多數都在人相、我相、壽者相、眾生相中,在人與人之間互相去分別,有了分別,就有我愛的、我討厭的。愛的不斷追求,不擇手段;不是我愛、是我討厭的、是我怨的、是我恨的,什麼事都不順眼,聽什麼聲音都不順耳,知道他的成就,就是一直恨,就會造成彼此排斥,互相對立等等,這不是從心開始嗎?
所以佛陀敎我們的方法,就是要「離一切相」;我們要無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相我們都不要去分別。
其實眾生即是佛,我們都常說:「一切含靈皆有佛性。」所以我們尊重生命。不只是對人的生命尊重,對萬物我們都要尊重,這就是我們離開那種愛怨的相,是我愛的、是我怨的,這些一切形態的相,這樣就叫做一切法。
一切法說得很多,無不都是一個寬大的愛,所以我們能愛護天地萬物,我們要尊重一切眾生。所以若能如此,「即一切法、離一切相,緣生無性、體即真如」。
一切含靈皆有佛性
不起分別
遠離愛怨之相
尊重萬物
就叫做一切法

其實是不是你愛的,或是你怨他,這到底有什麼東西?其實什麼東西都沒有,只是一個緣。這個緣其實沒有什麼東西,你沒有去接觸到,兩分離的時候,你的心裡哪有什麼愛呢?你還沒和他見面之前,你不認識他,他不認識你,彼此之間兩相遠離,這中間哪有什麼緣呢?
其實這個緣本無性,不說它是長的、短的?是四方的?還是圓的?不說它是會動的、不會動的?都沒有,只是從我們內心起分別,內心執著,很想和這個人在一起,那就生起了愛;對那個人起怨恨,就想著如何能拆離;看到這樣東西很喜愛,所以我的心生起愛,所以我就想要去取;這件事情我很討厭,我就一直想要遠離。
是不是那個東西,有什麼性來引誘你呢?沒有,是我自己的心,對這件事產生歡喜,所以我去追求它,不是它來;有什麼東西,有什麼…。所以說來「緣生無性」,在這之間沒有什麼性,那樣東西、那個人,和我中間沒有什麼性,緣是一種誘引而已。
所以說「體即真如」,我們應該尊重這個「體」。人不管怎樣只要你有一個形象,人人都有他的真性,真如本性,所以叫做「真如相回向」。我們要回向在此,過去一直在說「於佛地」,佛的世界、諸佛地。我們的心若清靜,一切國土皆清淨,一切境界皆清淨。所以前面說過諸佛地,也就是「隨順平等善根」,這叫做諸佛地。
我們若能眾生人人,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善根,我們不要去討厭那個人;我們把這個人,我們要知道他有善根,本性善良,所以我們應該要尊重,就是回怨向愛,這也是前面說過的「回小向大」。
我們過去一直我、我、我,我愛的、我不愛的,我們現在開闊我的心,他也是我愛的人,這種清淨無污染的大愛,這就是我們的回向。我們所要回向的,就是真如相的回向。尊重,真如是純真的,不受污染的,我們要去回向,我們回小向大,也就是說,向來我們心中的污染,我們現在已經遠離、去除,回歸清淨,所以叫做「真如相回向」。
去除心中的污染
將變調的相回轉過來
回怨向愛、回小向大
回歸本有的清淨
這叫做「真如相回向」

我們修行必定,要常常找回自己原來本有的,我們自己,我們人人都是迷失了自己,所以因為迷失自己,衍生很多的困擾,困擾自己、困擾家庭、困擾社會、困擾天下。所以我們要回歸真如,就要「離妄」,就是叫做真,我們若能離開妄念,就叫做真。
「不異曰如」,若無差別,就是這樣,一樣。只要你不受外面的境界,污染你、誘惑你,其實你和我ㄧ樣,我和佛也是一樣,那麼真,因為我們沒有妄想,我們沒有顛倒,沒有妄想,沒有顛倒,這就是最真的本性,所以我們都和佛無差別。原來就是,這叫做如;原來就是,那就是「一切法,性本真如」。
一切法,我們的性本來就叫做真如,不只是我們人的形相。人的形相是四大調和,其實天地萬物也是四大調和;四大分離,回歸就是零,就沒有什麼了,所以應該「性本真如」。不論是人、不論是物質,中間的法,本來就是這麼清淨,所以性本清淨,本來就是這麼清淨。
離妄曰真 不異曰如
謂一切法 性本真如
不即不離 二俱無著
則真如相現

所以經中這麼說,就是「即一切法,離一切相」。
我們要接近這個法。佛陀教育的法,法性清淨,就像水,水性本清淨。這些水既然是這麼清淨,大地萬物所依賴的生機就是水;但是水被污染了,被污染的水,同樣也是會污染人的身體。
所以說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生活動作中,待人接物的一切方法,你若是用在好的,這就是清淨的本性;你用在壞的,就是擾亂人間社會,這就是中間的法錯了。
人與人之間,我們若是法認清楚,這個真如本性,人人若能知法,知道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如果能夠很了解,人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好輕視?有什麼好追求?其實沒有什麼。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要接近道理,真理就是我們人,那念清淨的真如本性,所以理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人人的本性,所以我們要「即一切法」,就「離一切相」。
不可去分別貧富貴賤,就沒有貧富貴賤,所以說「唯即與離」。就是只有一項,你是不是有與法貼切,或是遠離了法,背理合塵。
理就是覺,本來人人都有清淨的本覺,我們就是把覺悟的本性轉過去,向迷、紛擾的方向,變成了背覺合塵,我們去和污染塵垢會合,所以就會受它污染。我們現在應該要趕緊背塵合覺,我們要遠離;背就是遠離,我們要遠離污染,那種錯誤的想法,錯誤的方法。我們應該回歸,正確覺悟的本性,所以我們若要能回歸,就是只有一項,即與離。
我們到底是向錯或是向對呢?錯有錯的法,錯誤的法;對就是真理,是真如的道理。所以只是在即和離,其實二無差別。你會去接近錯誤,其實我們也常常說,一念無明生三細,人人本具覺性,只是中間產生一念無明。
就像水,水面有泡,泡,它的名字叫做泡,其實泡也是從水生起的,所以不論是浪、波、泡,這些名詞只是在水的動力不同。水的動力很大,依靠其他的緣。就像南亞海嘯也是水,為什麼會這麼大波浪的海嘯呢?就是海底,因為地震所以裂開,水陷下去,再合起來水衝上來。同樣是水,地底會造成水的波浪那麼大,變成了海嘯,這就是一分的助緣。地本來不動,所以就是這樣平平的,水也平平的,地有四大,四大一大不調,所以一地震,裂開了,水陷下去,合起來水衝上來。一樣,這就是緣造成了災禍。是水,水的波浪,這麼大的浪潮,所以造成災難這麼大。
所以說來,二無所別,這種沒有分別,同樣是水性,水性是一,其實沒分別。不論惡法、善法都叫做法,但是你要自己知道:「這是對的,這是不對的。」同樣是從一念心起,所以一直說,心淨即土淨。心若有一點點污穢,再怎麼乾淨的土地,都一樣是我們不會喜歡的地方,一樣的意思,就是這念心,所以「二無所著」。
我們也不能說:「我是已經覺悟的人,你是迷的人。」其實你迷中有覺,我覺中也有迷,要看我們如何去運用這個覺?如何消滅迷?
同樣都是一體,像我們一隻手,翻這樣名為手心,翻這樣名為手背,兩邊的手合起來,這樣覺與覺會合,兩邊合起來叫做合掌。所以一樣的意思,這個手心和那個手心,一樣是手心,只是兩相分離,我們若能夠會合,這個覺就是一體。
即一切法 離一切相
唯即與離 二無所著
名真如相回向

所以我們要了解,真的要去體會,人人本覺自性是真如,所以真如,很真,沒有污染,顯現出來的就是很美,靜寂清澄,自然志玄虛漠。這樣的境界多麼美!還是講究一念心,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11/10/28 下午 09:15:49] 吳寶秀: hi
[2011/10/28 下午 10:01:39]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8 下午 10:02:10] Sally Wei 慈漪: Good evening!
[2011/10/28 下午 10:02:44] waynelin88: test!
[2011/10/28 下午 10:02:57]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8 下午 10:03:13] Ai-Chu Wu: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8 下午 10:03:43]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8 下午 10:08:04] Sally Wei 慈漪: We are watching?
[2011/10/28 下午 10:09:06] Shuchuan Wang: 三問訊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兄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8 下午 10:09:56] tzu.du: 敬愛的 上人 法親菩薩們 晚上好
[2011/10/28 下午 10:11:26] Shuchuan Wang: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87-topic
[2011/10/28 下午 10:36:04] susanwang1960: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8 下午 10:39:43] susanwang1960: 有了貪、瞋、癡、憍慢、懷疑,這五種因素不斷衍生;衍生到現在,心亂了、家庭亂了、社會亂了、天下亂了,這都只是一念心。 "要淨化人心、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惟有人人顧好這顆心。
[2011/10/28 下午 10:40:18] tzu.du: test
[2011/10/28 下午 10:40:40] Ai-Chu Wu: 是!  "去除心中的污染
將變調的相回轉過來
回怨向愛、回小向大
回歸本有的清淨
這叫做「真如相回向」"
[2011/10/28 下午 10:43:18] susanwang1960: "愛的不斷追求,不擇手段;不是我愛、是我討厭的、是我怨的、是我恨的,什麼事都不順眼,聽什麼聲音都不順耳,知道他的成就,就是一直恨,就會造成彼此排斥,互相對立等等,"這在我們日常中,人與人之間,常上演的戲碼。
[2011/10/28 下午 10:46:49] Ai-Chu Wu: 是!  我們也不能說:「我是已經覺悟的人,你是迷的人。」其實你迷中有覺,我覺中也有迷,要看我們如何去運用這個覺?如何消滅迷?
[2011/10/28 下午 10:47:02] susanwang1960: "我們要無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相我們都不要去分別。"離四者相,才能離愛恨情仇。
[2011/10/28 下午 10:49:10] Ai-Chu Wu: 四者相~~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011/10/28 下午 10:49:51] susanwang1960: "緣本無性,只是從我們內心起分別,內心執著。""緣是一種誘引而已。"感恩上人的開示,讓我毛塞頓開,"緣"的真實義。
[2011/10/28 下午 10:50:06] tzu.du: 藉事練心 若心存我相 眾生相 妒嫉或看人不順眼 障礙的只是自己
[2011/10/28 下午 10:52:25] tzu.du: 一切含靈皆有佛性
不起分別
遠離愛怨之相
尊重萬物
就叫做一切法
[2011/10/28 下午 10:52:43] susanwang1960: "我們的心若清靜,一切國土皆清淨,一切境界皆清淨。"
[2011/10/28 下午 10:54:32] Ai-Chu Wu: 有人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的是『我』这个字。」
[2011/10/28 下午 10:55:11] tzu.du: 覺和迷就在一念間 要時時察覺
[2011/10/28 下午 10:55:46] Ai-Chu Wu: 是!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2011/10/28 下午 10:56:48] susanwang1960: "因為迷失自己,衍生很多的困擾,""所以我們要回歸真如,就要「離妄」,就是叫做真,我們若能離開妄念,就叫做真。"修行的目標。
[2011/10/28 下午 10:57:33] Ai-Chu Wu: 是!
[2011/10/28 下午 10:58:57] susanwang1960: stats1231 下午10:59 有人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的是『我』这个字。」 "所以才會有無盡的煩惱。
[2011/10/28 下午 11:02:27] tzu.du: 所以說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生活動作中,待人接物的一切方法,你若是用在好的,這就是清淨的本性;你用在壞的,就是擾亂人間社會,這就是中間的法錯了
[2011/10/28 下午 11:02:48] susanwang1960: "人與人之間,我們若是法認清楚,這個真如本性,人人若能知法,知道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如果能夠很了解,人有什麼差別?有什麼好輕視?有什麼好追求?其實沒有什麼。",人人若能知法,就能和平相處。
[2011/10/28 下午 11:03:29] Ai-Chu Wu: 是!
[2011/10/28 下午 11:05:24] tzu.du: 人人若能知法,就能和平相處 尤其是法親之間更需要彼此尊重与感恩
[2011/10/28 下午 11:08:11] susanwang1960: "所以我們要了解,真的要去體會,人人本覺自性是真如,所以真如,很真,沒有污染,顯現出來的就是很美,靜寂清澄,自然志玄虛漠。"願人人找到本覺自性,真如!
[2011/10/28 下午 11:09:53] susanwang1960: 一分鐘
[2011/10/28 下午 11:10:46] susanwang1960: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8 下午 11:11:53] Linda 慈諄: test
[2011/10/28 下午 11:17:07] susanwang1960: 回向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11/10/28 下午 11:17:35] susanwang1960: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2011/10/28 下午 11:17:59] Ai-Chu Wu: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的分享  晚安! 
[2011/10/28 下午 11:18:04]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28 下午 11:18:25] susanwang1960: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8 下午 11:19:29] tzu.du: 感恩 上人 感恩 法親菩薩們 晚安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11027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6《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七)

【證嚴上人開示】
日子過得很快,一天又過一天。但是我們修行,心的趣向以及精進的念頭,是否永遠保持?
最近我們一直在說的,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本來心和佛和眾生,哪有什麼差別呢?差別就是在我們眾生的無名妄動。
一念無明起,我們的心行妄動,偏差錯誤的事就做出了很多;自己一念偏就一家亂;家家亂,天下就無法平安和平,這都是從人的一念開始。
所以我們要日日聞法,日日從內修而起於外行。聞法本來就是要思考,本來就是要修;對內心一定要精進內修,待人接物要起尊重恭敬而外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態度。
我們昨天也說過,十回向中第六個回向,是隨順平等善根的回向。諸佛的世界,和眾生的世界應該一樣,所說的世界就是佛土;如來就是清淨,清靜的心境就是如來的佛土。我們相信所有眾生的那念善根,和我們都一樣,我們和佛都一樣,這就是昨天大家所聽的。
今天是第七,回向的第七就是:「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十回向行之七
十方眾生 皆我性具
本際平等 無有高下
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我們要知道,既然是隨順,我們要隨順眾生。但是眾生,既然各人有不同的習氣,各人有不同的煩惱,各人有不同的妄動行為。這樣的眾生我們要如何去隨順呢?
幾天前我們不是說過,守護我們的本心,我們的始覺、本覺要覺悟。我們雖然精神脫俗,但是我們要處眾入群,怕的就是怕我們的心一迷,隨著眾生轉。我們既然能提起始覺,堅立了本覺,在芸芸群眾中,我們能隨眾,但是不迷。
處眾入群
若能守護我們的心
提起始覺、堅立本覺
就不會隨眾而轉
迷失了心

我們要尊重眾生與佛平等,起這種心,所以說:「十方眾生,皆我性具;本際平等,無有高下。」因為十方的眾生,和我的性都一樣,和我們大家的性都一樣,這種本際本來就是平等,沒有高下,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本來就是平等。所以大家會覺得,這幾天以來每天都是說,佛、眾生都沒有差別,都是平等的。
這個境界我們能達到嗎?就是怕我們達不到,所以不斷回向、不斷回向,回小向大,要如何讓我們的心和佛的心,貼得更近,更了解佛的境界、佛的心境;甚至希望我們的心去貼近眾生心,把眾生的心拉過來,貼近我們的心。這叫做「上求下化」。
將我們的心貼近佛心
然後接近眾生
把眾生的心拉過來
貼近我們的心 這叫做上求下化

佛法無止境,我們要不斷精進,接近佛的境界,我們要不斷發心發願,我們要接引眾生。所以我們和佛和眾生是一體的,這就是上求下化;我們應該常常有這種心情,這叫做回小向大。希望我們的心和佛的心更靠近。
既然:
既修真因
善根成就
則知十方眾生
皆我本性

意思也一樣,既然我們修真因,那就是上一段文字說過的,真因,真如本性的種子,昨天說過了,所以連接著上面的文字,「既修真因,善根成就。」這念真如本性,我們既然開始一直和它接近,之間善根不斷成就。
和平時所說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你要去體驗,體驗之後,就能成長你的智慧,我們若不肯體驗,不肯向前前進,這樣我們聽再多的法,只有聞,只是思,但是沒有身體力行去修,永遠都無法,和我們所聽到的法契合。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親身體驗才能成長智慧
就如聞法而不力行
聽再多法也不能成就善根

重要的是在「修」字,所以我們要修真因,才能善根成就;你若沒有修真因,真如清淨起點的始覺,我們如果沒有好好體悟,我們無法了解。所以體悟之後,我們還要成就善根,處眾入群。如此「則知十方眾生,皆我本性。」若能了解,我們才能知道,十方眾生和我的本性一樣,本性平等。
慈濟的道場本來就在人間,所以我們在人間修道場,道場不離人間。所以慈善的工作,本來就已經走入國際間。天下多災難,看看,國土危脆,有南亞海嘯、有巴基斯坦大地震,多少人受盡了苦難。
南亞海嘯波及十二個國家,雖然其中幾個國家,災難不是很嚴重,但是那種受災難,苦的心情是一樣的。無論是馬來西亞、無論是泰國,同樣房子被海水捲走,家園破碎,親人同樣人天兩隔。雖然他們受災的範圍小,但是感受的人,苦難是一樣的。
所以無論在馬來西亞或是泰國,我們的慈濟人,人間菩薩及時出現,陪伴他們幾天的時間,供應他們民生必需的用品。雖然救災的時間比較短暫,幾天的時間。
但是長期的,普遍嚴重的災區,像亞齊,光是一個亞齊,嚴重的災區就分成好幾個地方,不同的島。而且一個月中,有好幾次六級以上,接近七級的地震。那種大地震一波再一波,在一個多月內不斷再發生。
在那裡投入救災的人如同身受。陪他們在那裡生活,擁抱著苦難的人,安撫他們,陪伴他們,雙手付出他們所需要的,態度柔和而尊重,想要膚慰他們內心的苦難,能安定他們的心;接下來就是要安頓他們的身,身有餘,才能再恢復他們的生活。
所以在亞齊,這波這麼長的時間,還有慈濟人在那裡,照顧他們的生活,照顧他們的醫療,為他們建設,這不是如同身受嗎?這不就是知道眾生,十方眾生他們受苦難,就像我們自己受苦難一樣,在那裡陪伴、照顧、建設等等。
斯里蘭卡也是一樣,除了緊急的當時,為他們義診,甚至安頓他們的生活到現在,甚至為他們建設家園,要長久安身立命的環境。我們想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環境居住?在那裡,就要給他們什麼樣的環境。應他們所喜愛的,應他們所要求的,盡我們的心、盡我們的力量。
拍回來的照片,環境好美,斯里蘭卡本來就是一個很美的地方。何況我們選擇的那塊土地,居高臨下,不是山坡,但是它的平台,本來就高了一點,房子蓋起來,看出去的視野很開闊。而且他們那裡,對樹木很珍惜,能看到很多百年的老樹,非常茂盛,能看到海洋,不論日出或是日落,整片土地空氣非常乾淨。
政府提供的土地我們分割,能幫他們蓋二十多坪的房子,幫他們圍籬牆,幫他們種樹,每一戶都是獨立的透天厝。我們臺灣的榮譽董事,也是建築委員,回來跟我們說,他說:「這好像台灣的別墅,好美!」
我們行在菩薩道中,才能去體會眾生苦,你知道眾生苦,你才能入苦難中,去陪伴、去膚慰,才能練出我們這念心,能拉長情、擴大愛。長情就是「覺有情」,既然我們覺悟了眾生的苦難,既然我們願意扶貧脫困,既然為他們救災,順帶要輔導這些貧戶,能脫離那種困難,希望他們能改變人生,離苦得樂。
為了這樣,我們也要用那分真誠耐心,所以這也叫修真因。那種真誠的心要提起來,培養我們的善根,走入群眾中。
因為我們若不能體悟,眾生和我們是平等的,我們若沒有如同身受的同理心,如此,我們哪有那個耐心?他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去到那個國家,要事事對人鞠躬要求,要求工人配合我們,要求廠商要提高建設的好品質,要求政府要有電、水、鋪道路。為什麼?我們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從臺灣去到那裡,鞠躬要求,耐心陪伴;不為什麼,只為了這分真誠的愛,體悟眾生的苦,這就是隨順等觀,隨順眾生。
天下有什麼樣的災難,我們還是要投入災難中,去做拯救眾生。因為我們尊重眾生,和佛和我們平等,所以稱作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等觀就是平等,這就做同理心;如同身受,不只是獨善其身顧好自己,我們要照顧大地芸芸眾生。
以真誠的心體悟眾生苦
以同理心膚慰眾生的心
尊重眾生、佛、我們皆平等
就是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各位,學佛沒有其他的方法,我們回小向大,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始覺,站在我們的本覺,不被苦難顛倒、迷茫的眾生誘引、污染。但是在這種苦難中,我們要如何去幫助他們?要如何去度化他們?這才是真正的,隨順等觀一切眾生。
各位,聽了要去思考,用心之後我們要力行,這叫做聞、思、修。所以請大家要多用心,一切眾生的善根不要讓它損失了,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2011/10/27 上午 08:43:20] 吳寶秀: hi
[2011/10/27 下午 09:59:54] Shirley慈泱: test
[2011/10/27 下午 10:01:08]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7 下午 10:04:17] susanwang1960: 三問訊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兄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7 下午 10:05:02] susanwang1960: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85topic
[2011/10/27 下午 10:05:16] ste235: 敬愛的  上人 法親菩薩們晚安
[2011/10/27 下午 10:07:39] susanwang1960: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85-topic
[2011/10/27 下午 10:11:57] ste235: test
[2011/10/27 下午 10:14:39] chilinjudy2: 敬愛的 上人 好! 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7 下午 10:15:05] waynelin88: test!
[2011/10/27 下午 10:15:26]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7 下午 10:35:13] susanwang1960: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7 下午 10:35:49]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7 下午 10:36:04] susanwang1960: "一天又過一天。但是我們修行,心的趣向以及精進的念頭,是否永遠保持?"只怕當紅塵俗事多的時候,佛在天邊。
[2011/10/27 下午 10:36:12] Linda 慈諄: test
[2011/10/27 下午 10:40:11] susanwang1960: "自己一念偏就一家亂;家家亂,天下就無法平安和平,這都是從人的一念開始。"可見一念心的重要性。
[2011/10/27 下午 10:45:36] susanwang1960: "十方眾生 皆我性具 本際平等 無有高下 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眾生的那念善根,和我們都一樣,我們和佛都一樣,都有清靜的心境。
[2011/10/27 下午 10:48:34] ste235: <日子一天過一天,我們心的趣向以及精進的念頭,是否永遠保持>?
[2011/10/27 下午 10:50:26] susanwang1960: "隨眾,但是不迷。 處眾入群 若能守護我們的心 提起始覺、堅立本覺 就不會隨眾而轉 迷失了心"迷與覺,在一念間,有賴於堅定的覺性,不被境轉。
[2011/10/27 下午 10:50:39] ste235: <日子一天過一天,我們心的趣向以及精進的念頭,是否永遠保持>?          對,很需要時時謹記在心
[2011/10/27 下午 10:52:07] susanwang1960: "將我們的心貼近佛心 然後接近眾生 把眾生的心拉過來 貼近我們的心 這叫做上求下化"這才是「上求下化」的真實義,感恩上人的開示。
[2011/10/27 下午 10:55:02] Shuchuan Wang: "我們要不斷發心發願,我們要接引眾生。所以我們和佛和眾生是一體的,這就是上求下化;我們應該常常有這種心情,這叫做回小向大。希望我們的心和佛的心更靠近。"試問自己有沒有努力去做?
[2011/10/27 下午 10:55:54] Linda 慈諄: 聞法而不力行
聽再多法也不能成就善根,般若智慧也發揮不了作用
[2011/10/27 下午 10:56:03] Shuchuan Wang: "我們若不肯體驗,不肯向前前進,這樣我們聽再多的法,只有聞,只是思,但是沒有身體力行去修,永遠都無法,和我們所聽到的法契合。"身體力行,才能體證真理;從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
[2011/10/27 下午 10:57:11] (Morning Study Host): 敬愛的  上人晚上好  各位法親菩薩家人晚上好
[2011/10/27 下午 10:57:34] Jessie 慈采: 我們要日日聞法,日日從內修而起於外行。聞法本來就是要思考,本來就是要修;對內心一定要精進內修,待人接物要起尊重恭敬而外行,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態度。
[2011/10/27 下午 10:58:32] Shuchuan Wang: "我們行在菩薩道中,才能去體會眾生苦,你知道眾生苦,你才能入苦難中,去陪伴、去膚慰,才能練出我們這念心,能拉長情、擴大愛。"
[2011/10/27 下午 11:00:46] ste235: <一切眾生的善根不要讓它損失>。所以更要時時將"結好人緣"這句話牢記與力行
[2011/10/27 下午 11:00:47] Shuchuan Wang: "因為我們若不能體悟,眾生和我們是平等的,我們若沒有如同身受的同理心,如此,我們哪有那個耐心?"一般人所欠缺就是那一份同理心與耐心。
[2011/10/27 下午 11:02:49] Leon 惟成  (San Jose): (y)(bow)感恩淑娟師姊!
[2011/10/27 下午 11:03:22] Shuchuan Wang: "我們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從臺灣去到那裡,鞠躬要求,耐心陪伴;不為什麼,只為了這分真誠的愛,體悟眾生的苦,這就是隨順等觀,隨順眾生。"佛法生活化,佛法在人間,菩薩行的體現。
[2011/10/27 下午 11:05:51] ste235: 凡夫各有不同習氣,不同煩惱,不同妄動行為,要如何去隨順呢?--- 首先要守護我們的本心,我們的始覺、本覺要覺悟。---  處眾入群,怕是怕我們的心一迷,隨著眾生轉。所以能先提起始覺,堅立本覺,在芸芸群眾中,我們才能隨眾但不迷。
[2011/10/27 下午 11:06:50] Shuchuan Wang: 一分鐘
[2011/10/27 下午 11:07:33] ste235: <心和佛和眾生差別就在我們眾生的無名妄動>。
一念無明起,心行妄動,偏差錯誤的事就做出很多;一念偏就一家亂;家家亂,天下就無法平安和平,這都是從人的一念開始。
所以我們要日日聞法,從內修而起於外行。
[2011/10/27 下午 11:08:04] Shuchuan Wang: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7 下午 11:14:36] Shuchuan Wang: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11/10/27 下午 11:15:10] Shuchuan Wang: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2011/10/27 下午 11:16:39]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7 下午 11:17:04]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27 下午 11:18:07] ste235: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法親菩薩們 晚安
[2011/10/27 下午 11:18:30] (Morning Study Host):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祝福各位法親菩薩家人的分享
[2011/10/27 下午 11:19:43]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的分享  晚安!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20111026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5《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六)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十回向中,第六回向,就是:
十回向行之六
於諸佛地 起萬行因
依因趣果 取涅槃道
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這意思就是我們要起於萬行,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修行的開頭,就是要從因開始,就是從一顆種子開始,在這塊好的心地,播下好的種子。開始就要起行,好好來耕耘這片土地。
心地因為有這顆種子,所以「依因趣果」,有了這顆因的種子,有了這片土地,好好耕耘,成就就是結果,就是果。所以說捨一得萬,意思就是只要一顆種子丟下去,好的土地,好好耕耘照顧,這棵果樹茂盛,開花結果,果實就纍纍了。這就是表示我們修行,已經能得到證果,證果也就是「取涅槃道」。
凡夫的起點,不就是我們終點的目標,就是佛的境地?是的!從凡夫要到佛的境地,所以必定要經過這個因,這個好的因、好的地,好好耕耘,才能到達目標。因與果的成就,這就是修行的成就,取涅槃道。
其實在它的解釋中還說,「隨順平等善根回向」。回向另外一個名稱,意思也叫做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善根,我們開始要修行,開始我們就是要從因,因本來就是很平等。每天都在說與佛平等,與生俱來那顆清淨真如的種子,你、我、人人皆平等。我們如果這個道理想得通,凡夫即是佛。因為凡夫只是一念迷,這念迷若能警覺起來,如此就是佛了,就是覺者。
轉迷為覺並不難,最困難的就是難在,要如何把我們的覺悟,將人人視為平等,對人人皆相信他有善根。
雖然我們相信人人都有善根,但是人與事之間,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所以變成很難修行。
眾生因迷成凡夫
轉迷為覺不困難
最難的是在待人處事上
能將人人視為平等
相信人人皆有善根

盡管相信人人有與生俱來平等善良的本性,但是各人在六道中輪轉,各人後天污染的心又不同。有的已經早就開始往覺道走,已經在慢慢淨化心地,培養好的種子;但是有的人還是,污染的心地還是很重,習氣還是很重。
若像這樣,要如何來共同做事情呢?也是一樣要選擇他的心性,習氣到底改了沒有?習氣是否已經向好的方向走?要是沒有,我們若是把事情交代他,可能一差千里遠。
這就是我們要如何處眾?如何入群?我們在人群中,要如何把真正的菩薩行,以方便的教法,我們如何一一付託?這是很困難的事情。盡管我們知道,我們要隨順平等善根,但是要如何分辨是與非呢?要如何分辨他的習氣?往好的方面的機會,到底成熟了沒有?這很困難啊!
所以學佛很容易,做事度眾這才困難,要不然佛陀不必永遠永遠,都在這種堪忍的世界為教主!不斷來娑婆度眾生,就是因為眾生剛強,佛陀就要等待機會,要因機施教。根機如果尚未成熟,能給他什麼樣的教法呢?這就是度人困難的地方。也就是要如何處眾入群,這是很大的難題。
所以,接下來說:「於諸佛理地,起萬行真因。」我們就是要從佛理之地,就是起源那個地方,起萬行之因。萬行從哪裡來的?常常說六度起萬行,一念真如清淨的本性,一旦受到污染,芸芸眾生就一直偏差、偏差,從同一念的真如,千差萬別的根機,就要設教、設方法。
方法有六種,六度,稱為六波羅蜜,六種度人的方法。但是光是這六種,為了要應機,就要起於萬行。上回說過了,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就要設八萬四千法門,這叫做開方便門,所以叫做「萬行」。
用萬行的真因,真因就是真如本性。我們從佛的理地,就是源頭開始,我們要起於萬行。也是一樣用種種方式,把真如本性的因擴散!擴散到與調和眾生的心為一致。所以這就是我們如何修行。
我們既然荷擔如來的家業,接受如來教育,大農夫來啟發我們,讓我們知道我們的心地,我們要如何耕耘這片心地?將我們這片心地耕耘的方法,再去耕耘在人群中,這一定要要用很多方法。
既已荷擔如來家業
接受如來教育
就要好好耕耘心地
然後將所學的種種方法
用於人群中

所以「起萬行真因,顯證一乘寂滅之道」,寂滅、一乘。其實萬法歸一統,無論是八萬四千的法門,其實只是講究一乘道。這一乘就是大乘法,在自己修行的同時,我們還要去教導眾生,所以這叫做「上求下化」。
至於「寂滅」,我們的心地本來寂滅,只是煩惱一生,就造成很多業,因業受苦。苦,我們要知道苦的來源就是集,因為造業所以受苦。這個苦到底是造了什麼而受苦?我們要想辦法去滅,」那我們要一邊修,雖然知道人間這麼複雜,這麼複雜,慢慢從複雜中簡化,就是想盡辦法,去分辨是「是」是「非」?
要如何把非,先暫時讓他能理解,了解了之後,引導他往「是」的路程走。他如果不對,你再讓他繼續走下去,那就差毫釐、失千里。所以要暫時要叫他:「你先暫時站在原地,好好再思考,思考通了才能再向前走。」
所以像我們現在修行,大家都說:「我若是一迷一覺,一覺就成佛。」真的嗎?其實覺,我們還要再起行。起行之間,你的方向對不對?不對的還要重新來,要回歸原點重新來。
所以我們要,「顯證一乘寂滅之道」,我們就還要知道苦、集。我們現在修行的過程就是在滅,滅掉我們過去的非,要讓它能留下精和純,那就是道的本源了!就是真的因。
滅掉過去的「非」
留下生命中的精和純
那就是道的本源
是真正的因

所以我們要知道,人人是從理地開始,從源頭開始;然後我們要向前精進到萬行。我們處眾入群,但是不能脫離那念清淨真如的因,那分本性。若能如此,在大乘自利利他,自修度人向前行。
乘就是行,我們從這裡走到那裡,用這個方法向前前進。所以我們要用這個工具,苦、集、滅,找到這個滅的方法,往這條道路直走就對了。
所以說「行從理起」。這個行就是修行,修行者這條道路要怎麼走?要從理開始。所以這個理地,才能趣因,才能行,才能這樣向果而去。
所以行從理地,乘才能起萬行。你若是沒有從原點起始,你無法向前走。向前前進,還是要從滅種種苦,那個業的源頭;我們一定要找得對,這樣一一消滅、治理。這樣叫做治,治了之後就是回歸於「理」。
找到業的源頭
滅除種種的苦
就能回歸於理
從原點起始
才能向果而去

所以,因為這樣,叫做「隨順平等,能生道果」。我們應該知道,眾生就是這樣;我們隨著眾生的根機,我們了解眾生,人人都應該要尊重。感恩、尊重、愛,處於這種群眾中,我們要如何去感恩他、尊重它?方法就要很多,八萬四千的方法,用這麼多方法要去愛這些人。
這就是離開愛,就無法去做感恩的工作;就無法去做尊重的工作。所以要先培養這分的愛,才能尊重人人,都有善根、有佛性,有這麼多人,所以我應該要感恩。
不論受什麼樣的煩惱來考驗我們,我們都一樣要感恩,人與人之間都沒有對立。若能達到沒有對立,那叫做寂滅。我們若是還有對立,實在是很辛苦的事情。
於諸佛理地
起萬行真因
顯證一乘寂滅之道
行從理起之
故曰隨順平等 能生道果

各位,因就是這麼小一點。但是它就是擴大,所以我們大家不能輕視,人人這念這麼小點、一念因的種子,我們必定要用心來耕耘心地。我們的心地,若耕耘處理得好,種子撒下去,自然發芽、自然長成果樹;果樹長成開花結果,種子就纍纍了。所以我們要「隨順平等回向」。
儘管我們有很多埋怨、儘管我們有很多煩惱,若想到人人都和我們一樣,有那念善根,我們應該要用感恩、尊重、愛。
好吧!各位,聽起來好像很深,但是大家已經很明白了。起點的理地,用各種方法的因,但是不離開真因,真如的因、行。所以這就是要看我們日常生活,用什麼方法去對人做事?就是這樣而已。
所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還是要多用心啊!
[2011/10/26 上午 09:11:37] 吳寶秀: hi
[2011/10/26 下午 09:57:23]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6 下午 09:57:55]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6 下午 10:03:32]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6 下午 10:03:57] pohjootan: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81-topic
[2011/10/26 下午 10:04:43]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6 下午 10:05:24] chilinjudy2: 敬愛的上人好!  法親家人晚上好 !
[2011/10/26 下午 10:05:32] Shirley慈泱: 師兄師姊晚上好!
[2011/10/26 下午 10:06:41] waynelin88: test!
[2011/10/26 下午 10:07:39] Sally Wei 慈漪: Good evening!
[2011/10/26 下午 10:07:52] Sally Wei 慈漪: Test!
[2011/10/26 下午 10:29:08]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6 下午 10:30:25]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6 下午 10:34:15] pohjootan: <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修行的開頭,就是要從因開始,就是從一顆種子開始,在這塊好的心地,播下好的種子>
原來一個好念 善念是如此重要 雖然短暫 如能恆持 不得了 是諸佛修行的開頭
[2011/10/26 下午 10:35:35] Shirley慈泱: 今天才真的了解:「捨一得萬」!
[2011/10/26 下午 10:37:55] pohjootan: 從凡夫要到佛的境地,所以必定要經過這個因,這個好的因、好的地,好好耕耘,才能到達目標。>
好的善念(因) 要令生 令增長 守住它 啟發眾生的善根
今天上人在人間菩提有提到啟發感恩戶的三好運動
[2011/10/26 下午 10:41:01] pohjootan: 開始我們就是要從因,因本來就是很平等 >
平等慧 人人平等 感恩戶 家人 法親 心 佛 眾生 三無差別 平等對待.. 知道這個理不困難 做起來 還真考功夫
[2011/10/26 下午 10:41:46] Jessie 慈采: 一切起於萬行,從因起,播善種子,當修行得証果即是取涅盤道。因與果的成就,就是修行的成就。菩薩畏因,眾生當僅言慎行,修持一善念
[2011/10/26 下午 10:41:58]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6 下午 10:42:15] pohjootan: 最困難的就是難在,要如何把我們的覺悟,將人人視為平等,對人人皆相信他有善根。> 上人還真了解弟子的困難度..
[2011/10/26 下午 10:43:36] Shirley慈泱: 「我們相信人人都有善根,但是人與事之間,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所以變成很難修行。」當我們碰到人事問題時,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信人有愛」,要相信人人皆有善根,要有愛心、耐心,等到時機成熟。
[2011/10/26 下午 10:44:45] Shirley慈泱: 忍辱是很難的功課!
[2011/10/26 下午 10:47:05] pohjootan: [2011年10月26日 下午 10:43] Shirley慈泱:
<<< 要相信人人皆有善根,要有愛心、耐心,等到時機成熟。還真要有超然的愛心 和耐心去修行 難行能行 行到自我的貢高都修到七七八八 回歸清淨的佛心 那個因
[2011/10/26 下午 10:47:23] Shirley慈泱: 「所以學佛很容易,做事度眾這才困難,要不然佛陀不必永遠永遠,都在這種堪忍的世界為教主!不斷來娑婆度眾生。」難行要能去行,難忍要學會忍~
[2011/10/26 下午 10:47:51] Jessie 慈采: 心地本寂滅,保持一念真如
[2011/10/26 下午 10:48:42] Shirley慈泱: 說的比較容易,要做到就看要功夫了。 :( 要努力啊!
[2011/10/26 下午 10:49:55] Linda 慈諄: (y) (bow)
[2011/10/26 下午 10:50:2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6日 下午 10:47] Shirley慈泱:
<<< 難行要能去行,難忍要學會忍~佛陀這樣辛苦 是我們太剛強了 六道中輪轉 轉,各人後天污染的心又不同 太復雜了.. 還真的很困難啊!
簡單說就是那個習氣
[2011/10/26 下午 10:51:10] Jessie 慈采: 所以上人說我們是一個慈悲道場,懺悔法門
[2011/10/26 下午 10:52:05] pohjootan: [2011年10月26日 下午 10:51] Jessie 慈采:
<<< 慈悲道場,懺悔法門慈悲啟佛性 懺悔去習氣
[2011/10/26 下午 10:52:38] Jessie 慈采: 找到業的源頭,滅除種種的苦,
[2011/10/26 下午 10:53:39] Jessie 慈采: 我們應該知道,眾生就是這樣,對於眾生,感恩、尊重、愛
[2011/10/26 下午 10:53:54] Jessie 慈采: 末學也覺得難,總要一些時間去沉澱
[2011/10/26 下午 10:54:47] Jessie 慈采: 尊重人人有善根,有佛性,不論受什麼煩惱來考驗,都要感恩,沒有對立,就是寂滅。
[2011/10/26 下午 10:55:11] Shirley慈泱: 將複雜慢慢簡單化,以清淨智慧的心去分辨是、非。
[2011/10/26 下午 10:55:34] Jessie 慈采: 銘記在心,身體力行,才能去煩惱,讓自己心地輕安自在
[2011/10/26 下午 10:55:58] Shirley慈泱: 讓自己變得簡單、乾淨。
[2011/10/26 下午 10:56:27] Jessie 慈采: 但願自己可以做到寂滅為樂
[2011/10/26 下午 10:56:33] pohjootan: 用種種方式,把真如本性的因擴散!擴散到與調和眾生的心為一致。所以這就是我們如何修行。>
種種方法 就是感恩 尊重 愛 .. 就是把真如本性的因擴散!擴散到與調和眾生的心為一致。所以這就是我們如何修行。..
上人給我們這個妙法 很好用 覺得不再很困難
[2011/10/26 下午 10:56:40] Jessie 慈采: 與各位共勉之
[2011/10/26 下午 10:58:4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6日 下午 10:54] Jessie 慈采:
<<< 尊重人人有善根,有佛性,不論受什麼煩惱來考驗,都要感恩,沒有對立,就是寂滅。這是上人以生活的方式去修行 尊重 感恩
[2011/10/26 下午 11:01:31] Shirley慈泱: 一直很喜歡上人給我們的五字真言:『感恩、尊重、愛』。自己在力行中,覺得要先去愛,去尊重,最後就會感恩。因為有時候,遇到的人與事很難在第一時間就感恩,今天上人的開示就是這樣說的:『離開愛,就無法去做感恩的工作;就無法去做尊重的工作。所以要先培養這分的愛,才能尊重人人』
[2011/10/26 下午 11:01:44] pohjootan: 因就是這麼小一點。但是它就是擴大
所以我們大家不能輕視,人人這念這麼小點、一念因的種子,我們必定要用心來耕耘心地 >
還是守住這念心 也讓愛傳出去
[2011/10/26 下午 11:03:1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6日 下午 11:01] Shirley慈泱:
<<< 所以要先培養這分的愛,才能尊重人人』要從因(佛心 慈悲)開始 萬法歸一
[2011/10/26 下午 11:03:29] pohjootan: 一分鐘
[2011/10/26 下午 11:04:24] Shirley慈泱: On 10/26/11, at 11:01 PM, pohjootan wrote:
> 還是守住這念心 也讓愛傳出去
「若是一迷一覺,一覺就成佛。」真的嗎?其實覺,我們還要再起行。
[2011/10/26 下午 11:04:47] Shirley慈泱: 讓愛傳出去!
[2011/10/26 下午 11:05:08] pohjootan: 儘管我們有很多埋怨、儘管我們有很多煩惱,若想到人人都和我們一樣,有那念善根,我們應該要用感恩、尊重、愛。>
就是這幾句話 個人事小 天下事大 就沒事了
[2011/10/26 下午 11:05:26] (Morning Study Host): 感恩謙卑做就對了.
[2011/10/26 下午 11:05:40]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6 下午 11:08:45] (Morning Study Host):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祝福各位法親菩薩家人
[2011/10/26 下午 11:11:55]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10/26 下午 11:11:59] pohjootan: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2011/10/26 下午 11:12:43]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6 下午 11:12:46]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6 下午 11:12:54]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26 下午 11:13:30] Shirley慈泱: 感恩~晚安~
[2011/10/26 下午 11:13:58] Linda 慈諄: Thank you all sharing  Gan en & good night
[2011/10/26 下午 11:34:05] chilinjudy2: 感恩 上人!法親家人晚安!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20111025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4《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五)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這一段時間,一直在說回向,所以我們天就是以十回向第五來分享。
我歡喜對你們說,你們要歡喜接受,要記住回向這兩個字的意義。回小向大,小就是凡夫的自私、自利、自我的心,我們要把它轉過來向大。回就回轉的意思,我們要向大,向大就是無私、無我相,能達到清淨、包容天下的大愛心,這就是諸佛的心境,也就是清淨的心境,這就是我們要回向的目的。
十回向行之五
一切世界 過恆沙佛
自性功德 重重無盡
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第五個方法就是「一切世界」,我們的心要回向到一切世界,這是什麼樣的世界呢?就是佛的世界。
這麼說:「過恆沙佛,自性功德,重重無盡,名無盡功德藏。」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很遼闊、很大,我們的心境日日都悠遊在諸佛世界中。諸佛、恆沙佛;恆沙佛,是表示無量數,好像恆河沙那麼多,所以叫做恆沙佛。
「自性功德」,我們的心就是要內修,修什麼呢?自謙。
「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意思就是我們的自性,真的要自我縮小,我們的行動要普遍在恆沙。
幾天前不是對大家說:「處群入眾?」我們的心要空無一物,沒有自已設定的自我形象,我們才能包容天下的眾生,所以我們必定要從我們的自性下功夫。所以我們內能自謙即是功;外能禮讓即是德。」
你對外面的人人,我們都起尊重心,人人我們都能和人融合、融會,若如此,就是「重重無盡」。這分德能庇蔭在,無量無數的眾生心中,這叫做重重無盡。
我們的功德能再去感化很多人,去度化很多人。我們的心,能去應眾生的心;我們的身,能夠度化眾生身。所以「身心相應芸芸無量眾生」,所以「名無盡功德藏。」
我們的心要回向在此,對自己的心是向佛,在我們的身應該要去感化很多眾生。所以有無量無數恆沙佛,當然也有無量無數的眾生。所以我們的心屬之諸佛,身行普遍在諸眾生。所以我們應該要時時發這念心:「內能自修,外能禮讓,行於我們的德。」
內能自修、外能禮讓
這分德能庇蔭眾生
我們應該時時發這念心
以此心應眾生心
以此身度化眾生身

接下來又為我們解釋:「無盡功德藏回向。」就是說:
前至一切處是世界
等一切佛是如來
所以剛才說的世界就是一切處,無量恆沙的諸佛世界。
如來就是「一切佛是如來」,恆沙諸佛。恆沙世界、恆沙諸佛,所以我們的心就是應在諸佛的世界中、應在諸佛的心中。應該還有一句:「諸佛清淨的心,就是我們清淨無量的心。」有這樣的意思。
然如來則一切世界之如來
釋迦佛,是不是真的都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應該,雖然名稱是娑婆世界本師釋迦牟尼佛,但是釋迦牟尼佛,是應恆河沙無量無數諸佛世界,而來娑婆世界。所以釋迦佛也是無量恆沙諸佛其中之一,他應諸佛如來的心,而來到娑婆世界。
所以諸佛名為如來,真如來去,乘如是願而來娑婆世界,乘如是行而來應眾生世界。所以這段文字,我們應該用在和我們很接近的。
世界即一切如來之世界
世界、如來
涉入無礙

不論是什麼境界,諸佛,不論是在什麼世界,娑婆世界、西方世界、東方世界,總共十方的諸佛世界,融合在一起;其實散開是恆沙諸世界,合一就是一如世界。
所以我們若是可以將我們的心收攝在於一處,我們來自佛心,我們在芸芸眾生中,行住佛行。若能如此,這個世界的形態,我們就能很清楚。
若能將心收攝在一處
在芸芸眾生中
不離佛心、行住佛行
就能看清世界的形態
不離佛心、行住佛行
就能看清世界的形態

佛學、科學、哲學,這些都不能分開。科學愈發達,愈能印證佛學的真,佛法和眾生是如此的貼切。
美國的科學家,他們借用奈米的科學去研究,發現到細胞裡面有歌聲,會唱歌;細胞裡面會唱歌。可能大家會覺得說:「這怎麼有可能。」跟你們說:「有啊!有可能。」過去我不是說:「反觀觀自性,聽自己的聲音。」所以我看到這則科技的文章,我很高興,因為這可以證明,我不知道在幾年前就說過的:「大家反觀自性,好好去傾聽每個人內在的心聲。」
我們的心聲,我們的細胞也有它的聲音,真的是看到這項科技,來印證那個時候,這也是很歡喜的,這叫做法喜。
這種歡喜,發自自我內心的喜,可能我的細胞也一樣,在唱歌、在笑。這就是要我們人人要培養,培養我們的心,和什麼樣的境界會合,我們如果能常常把外面歡喜的境界,會入我們的內心裡,我們的內心會常常很快樂。
你難道不曾看過,有的人光是坐著也會微微的笑。
「你笑什麼呢?」
「我就是很歡喜、很快樂。就是一直要笑出來,很快樂!」
是啊!那就是我們裡面的細胞,正在快樂、歡喜,這已經發現了細胞聲音的科學,細胞裡面有聲音的科學。
所以我們要自我回向、自我觀察、自我調教,調教好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要把它教得乖乖的,要把它教得好好的,要發出的聲音,要發出快樂的聲音。若能這樣,我們就能到輕安自在的境界了。
細胞會唱歌
若能細心覺察自我調教
讓身體每一個細胞
發出快樂的聲音
就能到達輕安自在的境界

細胞能唱歌,有的細胞歌聲是低沈渾厚,就是用很虔誠的來說,每一個細胞裡面的聲音中,都還有東西。
我們如果聽人唱歌,你光是聽到那個聲音的韻律,就像在韻律中還有韻律;或是我們說話也一樣,有些人說話的聲音,自然就像在唱歌,韻律很好聽。所以有的人說:「你說話好像在唱歌,還真好聽。」這個形容是真正的形容,我們說話,真的聲音有韻律,所以那個聲音,說話像在唱歌。
有一回,有一位聲樂家他跟我說,他說:「其實我們寫歌的人,很喜歡聽人說話。」
我說:「是為什麼?」
他說:「有的人說話的韻律就是不同,從談話中能啟發出譜曲的靈感。」所以這也是證明,有些細胞的歌聲,裡面還是有另外的韻律。
但是有些細胞的歌聲,則是悲傷淒慘的聲音。這是科學家發現到細胞有兩種,一種是很有內容而且歡喜的聲音;有一種就是非常悲悽、非常苦的聲音。我相信這也應該是。
你看,有的人就是很樂觀,甚至很受教、很單純。教他、教育他,他會很歡喜、感恩接受,這種人他體內的細胞,一定很有內容,就是有韻律,很快樂、歡喜、感恩、愛,這些在細胞裡很充分。
有一則新聞,有一位父親因為肝硬化住院,醫師的診斷,肝沒有功能了。但是現在的科學、醫學,可以換肝。他有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向來就很感恩父親;那種的父子情,聽到醫師說需要換肝,三個兒子都爭著說:「用我的,用我的!」後來經過檢查,第二個兒子最適合,就把他的肝割一半下移植給父親。這種捐肝救父,實在是一個很美的故事,這叫做感恩。
小時候父親疼愛他,等到他長大了,父親有病痛,兒子能伺候他,盡心照顧他,這已經算是孝子。要開一個大刀,從自己的身上割出一部分,來救父親,能那麼願意,這是從生命中,所有的細胞都養育起來,所以他才會那麼甘願。那種孝順、感恩,內心也有這種細胞的養育。
所以我們如何才叫做修行?就是培養我們的心性。我們要好好培養我們的心性,要不然我們的心性假使放鬆去了,我們現在想要再收回來,粒粒的細胞都是感恩的細胞,粒粒的細胞能天天唱著快樂、歡喜、輕安的聲音,讓我們能歡喜,必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
修行就是要培養心性
心性放鬆想收回就難了
要讓細胞充滿感恩
天天唱著快樂輕安的歌
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

有的人在生死關頭最能看出來。有時師父的弟子在這麼多地方,有時到了美國,每一個地方,在生死關鍵的時候,有時就會打電話回來:「師父,某某人,最後就是想要聽師父的聲音。」
我用電話和他說話,能聽出在電話那頭,他在生死關鍵中,心裡所發出來的聲音。若經過平常的訓練,他就能:「師父您放心,我記得,我知道,我會再來。」電話聽完後,我真的放心他會再來。
但是有時候聽到的:「師父,什麼人現在很辛苦。您是不是很他說個電話?」我想,電話中是不是聽得進去呢?聽到的就是悲鳴的聲音,那種悲悽、悲鳴、哀叫的聲音。
這在平時,是否把體內的細胞培養好?體內的細胞培養好,只要輕輕點他一下。「好,我知道。師父,不用擔心,我了解。好,我知道。」
這在生命的細胞中,是這麼簡單、這麼單純、這麼美,細胞的韻律就是那麼好聽。
若是平時心沒有照顧好,到了最後的人生,裡面的細胞,生命中的細胞是那麼悲哀,那麼悽厲。
人生實在很奧妙。希望大家用最單純的心,用最歡喜的心,我們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明天先到或是無常先到,不知道。人生無常!
今天聽到的,今天要趕緊受用。不只是今天受用,還要分分秒秒,日日、月月、年年、歲歲都不要離開這種歡喜細胞的韻律。
好吧!諸位,這當然也是要時時多用心!
[2011/10/25 上午 06:51:34] 吳寶秀: hi
[2011/10/25 下午 09:41:11] Linda 慈諄: 敬愛的上人好!  法親家人晚上好 ! 
[2011/10/25 下午 10:00:15]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5 下午 10:00:59]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5 下午 10:01:46]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5 下午 10:02:12] chilinjudy2: 敬愛的 上人好!法親家人晚上好!
[2011/10/25 下午 10:02:20] pohjootan: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73-topic
[2011/10/25 下午 10:07:18] Shirley慈泱: hi
[2011/10/25 下午 10:13:52]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5 下午 10:23:02] waynelin88: test
[2011/10/25 下午 10:29:10]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5 下午 10:32:02] pohjootan: <回小向大,小就是凡夫的自私、自利、自我的心,我們要把它轉過來向大。回就回轉的意思,我們要向大,向大就是無私、無我相,能達到清淨、包容天下的大愛心,這就是諸佛的心境,也就是清淨的心境,這就是我們要回向的目的。>
這一段開示 聽了好法喜 很振奮人心 讓每天的回向 多一分體悟 多一分力量 每天都要祝福自己 回小向大
[2011/10/25 下午 10:32:45] susanwang1960: "回小向大,小就是凡夫的自私、自利、自我的心,我們要把它轉過來向大。"將私情化為長情大愛。
[2011/10/25 下午 10:34:06] chilinjudy2: 放長情擴大愛
[2011/10/25 下午 10:34:59] Sally Wei 慈漪: 這個月 真有福報 五位大菩薩來自台灣 給我們祝福 我們要接棒下去 繼續這個祝福的活動 到全世界
[2011/10/25 下午 10:35:09] chilinjudy2: 真正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真是法喜充滿
[2011/10/25 下午 10:35:15] susanwang1960: "「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意思就是我們的自性,真的要自我縮小,我們的行動要普遍在恆沙。"
[2011/10/25 下午 10:35:58] pohjootan: <「內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意思就是我們的自性,真的要自我縮小
「處群入眾?」我們的心要空無一物,沒有自已設定的自我形象,我們才能包容天下的眾生 >
謙卑 縮小自己 就是自性 也才有可能包容天下眾生..
原來是這一回事 每一次看到大菩薩的親和力 都有這樣的特性 終於明白了
[2011/10/25 下午 10:37:00] Sally Wei 慈漪: On 10/25/11, at 10:36 PM, pohjootan wrote:
> 原來是這一回事 每一次看到大菩薩的親和力 都有這樣的特性 終於明白了
感恩 我也終於明白了
[2011/10/25 下午 10:38:19] chilinjudy2: 以此心應眾生心
以此身度化眾生身
[2011/10/25 下午 10:38:41] chilinjudy2: 大菩薩心繫眾生
[2011/10/25 下午 10:39:16] susanwang1960: "若能將心收攝在一處 在芸芸眾生中 不離佛心、行住佛行 就能看清世界的形態"
[2011/10/25 下午 10:40:08] pohjootan: 有時候看到自己的自大 還真慚愧 !  千萬不要看不到自己 鬧笑話了 歹勢 !
[2011/10/25 下午 10:41:35] Sally Wei 慈漪: 您會嗎?
[2011/10/25 下午 10:41:51] susanwang1960: "「大家反觀自性,好好去傾聽每個人內在的心聲。」"
[2011/10/25 下午 10:44:32] Sally Wei 慈漪: 寶如師兄讓人覺得好舒服 很有親人的味道
[2011/10/25 下午 10:44:38] Jaclyn Chiew 慈韶: 自我回向、自我觀察、自我調教,調教好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
[2011/10/25 下午 10:44:45] chilinjudy2: 我們要自我回向、自我觀察、自我調教,調教好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要把它教得乖乖的,要把它教得好好的,要發出的聲音,要發出快樂的聲音。輕安自在的境界
[2011/10/25 下午 10:45:03]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41] Sally Wei 慈漪:
<<< 您會嗎?三人行 必有我師..
[2011/10/25 下午 10:47:11] Sally Wei 慈漪: 上人難得提到音樂 今天 很有同感 :)
[2011/10/25 下午 10:47:19] Jaclyn Chiew 慈韶: 粒粒細胞都是感恩的細胞,粒粒細胞能天天唱著快樂、歡喜、輕安的聲音
[2011/10/25 下午 10:47:24] Shirley慈泱: On 10/25/11, at 10:44 PM, chilinjudy2 wrote:
> 我們要自我回向、自我觀察、自我調教,調教好我們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要把它教得乖乖的,要把它教得好好的,要發出的聲音,要發出快樂的聲音。輕安自在的境界
每天認真培養快樂細胞!
[2011/10/25 下午 10:48:13]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44] chilinjudy2:
<<< 輕安自在的境界天天唱著快樂輕安的歌 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
真的不能臨時抱佛腳.. 上人一聽聲音就知道 我們的道行
[2011/10/25 下午 10:49:51] chilinjudy2: 平時沒練習...無常來時還真是來不及
[2011/10/25 下午 10:49:55] Sally Wei 慈漪: On 10/25/11, at 10:48 PM, pohjootan wrote:
> [10:44:48 PM] chilinjudy2: 輕安自在的境界
> <<< 天天唱著快樂輕安的歌 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
> 真的不能臨時抱佛腳.. 上人一聽聲音就知道 我們的道行
「妙音傳法」組 大大招生!
[2011/10/25 下午 10:50:46] Shuchuan Wang: 在臨床上音樂確實有療效,能讓悲傷的病人忘掉悲傷,重新再出發。
[2011/10/25 下午 10:50:50] Donna 慈瑾: 要時時快樂,人家才會想接近我們。
[2011/10/25 下午 10:51:13] pohjootan: 體內的細胞培養好,只要輕輕點他一下。
每天熏習感恩 快樂 單純的心 用快樂的歌聲 培養好細胞 像吳師兄 燕珠師姊一樣
[2011/10/25 下午 10:51:45] chilinjudy2: 體內的細胞培養好,只要輕輕點他一下。
[2011/10/25 下午 10:52:14] Donna 慈瑾: 培養細胞唱快樂的歌,還要不走調的歌。  :)
[2011/10/25 下午 10:52:23] chilinjudy2: 好像在說吳師兄喔
[2011/10/25 下午 10:52:3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0] Donna 慈瑾:
<<< 要時時快樂,人家才會想接近我們。確實是這樣 還能聞德香..
[2011/10/25 下午 10:53:20] chilinjudy2: 腦子一直浮現吳師兄唱歌
[2011/10/25 下午 10:53:47] chilinjudy2: 透過歌聲傳遞美善
[2011/10/25 下午 10:54:05] Donna 慈瑾: 多唱歌也能變快樂
[2011/10/25 下午 10:54:22] Shirley慈泱: 「明天先到或是無常先到,不知道。」最近看到好多位師姊生病,也知道無常的道理,可是認真問自己,還真的不認為無常會很快找到我ㄋㄟ,所以還不是每一天都很認真,要懺悔!要用心聽上人的殷殷叮囑!「今天聽到的,今天要趕緊受用。」
[2011/10/25 下午 10:54:38] Donna 慈瑾: 二十年前我也滿會唱歌的 :)
[2011/10/25 下午 10:54:56]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2] chilinjudy2:
<<< 好像在說吳師兄喔今天開示真的有這一號人物 我們還真感受到...
謙卑 縮小自己 快樂 單純
[2011/10/25 下午 10:55:39] Donna 慈瑾: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4] Shirley慈泱:
<<< 最近看到好多位師姊生病無限祝福
[2011/10/25 下午 10:56:53]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3] chilinjudy2:
<<< 腦子一直浮現吳師兄唱歌
透過歌聲傳遞美善好喜歡 : 美 渡化人間 想師豆 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 心願等
[2011/10/25 下午 10:57:04] Shirley慈泱: On 10/25/11, at 10:55 PM, pohjootan wrote:
> [10:52:26 PM] chilinjudy2: 好像在說吳師兄喔
> <<< 今天開示真的有這一號人物 我們還真感受到...
>
> 謙卑 縮小自己 快樂 單純
是啊!很歡喜能夠認識吳師兄和燕珠師姊兩位大菩薩。
[2011/10/25 下午 10:57:14] Donna 慈瑾: 時時感恩,才能快樂。常常提醒自己。
[2011/10/25 下午 10:58:12] Shirley慈泱: 有的人就是很樂觀,甚至很受教、很單純。教他、教育他,他會很歡喜、感恩接受,這種人他體內的細胞,一定很有內容,就是有韻律,很快樂、歡喜、感恩、愛,這些在細胞裡很充分。
[2011/10/25 下午 10:58:34]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5] Donna 慈瑾:
<<< 最近看到好多位師姊生病要不要我也拿著吉他去獻唱 二十年前 我也進過錄音室 :) haha
[2011/10/25 下午 10:59:43] Shirley慈泱: 很期待喔!重現英姿,帶著快樂細胞去!
[2011/10/25 下午 11:00:38] Shuchuan Wang: 天氣轉涼了,請線上菩薩們多添加衣物;每天早上含一片生姜,可預防感冒。
[2011/10/25 下午 11:01:03]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0:58] Shirley慈泱:
<<< 甚至很受教很受教和快樂的細胞 還真有關係 !
[2011/10/25 下午 11:01:46] Donna 慈瑾: 我想起每年請的機場接送司機,特愛聽他說話, 雖然他有很濃的口音, 但是說幾句就笑,自己笑得很開心。笑點很低的人特快樂。
[2011/10/25 下午 11:02:35] pohjootan: [2011年10月25日 下午 11:00] Shuchuan Wang:
<<< 天氣轉涼了,請線上菩薩們多添加衣物;每天早上含一片生姜,可預防感冒。才感冒了一個星期 .. 真的轉涼了 感恩
[2011/10/25 下午 11:03:29] chilinjudy2: 單純最快樂!
[2011/10/25 下午 11:04:06] Shirley慈泱: On 10/25/11, at 11:01 PM, Donna 慈瑾 wrote:
> 笑點很低的人特快樂。  同意!因為簡單、單純吧!
[2011/10/25 下午 11:04:16] chilinjudy2: 天天唱著快樂輕安的歌
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
[2011/10/25 下午 11:04:21] Donna 慈瑾: 但又有人,雖然沒生氣,聽他說話,還以為在生氣。真是冤枉。要注意說話的音律、音量、語氣。
[2011/10/25 下午 11:04:34] pohjootan: <不只是今天受用,還要分分秒秒,日日、月月、年年、歲歲都不要離開這種歡喜細胞的韻律。>
每天唱慈濟歌 還真提高免疚力 吳師兄就是例子
[2011/10/25 下午 11:05:24]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5 下午 11:12:00] pohjootan: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2011/10/25 下午 11:12:57]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5 下午 11:14:24]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5 下午 11:14:52] Sally Wei 慈漪: 感恩&晚安
[2011/10/25 下午 11:22:49] waynelin88: Gan En!
[2011/10/25 下午 11:25:37]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大家晚安! 
[2011/10/25 下午 11:34:59] chilinjudy2: 感恩 上人!法親家人晚安!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20111024 水懺共修 ---------- 菩提心要--20111022法船啟動 航向全球 2011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 part2

[2011/10/24 下午 08:02:29] 吳寶秀: hi
[2011/10/24 下午 10:01:43] ste235: test
[2011/10/24 下午 10:03:19]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4 下午 10:03:28]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4 下午 10:03:34]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4 下午 10:03:41]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4 下午 10:03:53] chilinjudy2: 敬愛的上人好!  法親家人晚上好 !
[2011/10/24 下午 10:04:44] pohjootan: 今晚我們看菩提心要 (從25分鐘)
菩提心要--20111022法船啟動 航向全球 2011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70-topic
[2011/10/24 下午 10:31:18]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4 下午 10:32:07] pohjootan: 法船又東渡了 上人每一次講到都很開心 38位到108位 讚
永遠無法忘懷 都是從一念虔誠心開始
[2011/10/24 下午 10:35:50] Sally Wei 慈漪: Test
[2011/10/24 下午 10:39:20] Shuchuan Wang: 慈誠師兄放下身段,聽師姊的指揮。
[2011/10/24 下午 10:40:44] pohjootan: <慈濟人 北部 南部 合如一家人 承擔天下事 互補 互動 互相學習 共同讚嘆 >
內心的合 顯現的德 真是海外慈濟人學習的對向
[2011/10/24 下午 10:41:03] ste235:  很喜歡一位師姊的分享,但我稍作修改來作為對自我一直不夠有信心的勉勵 : <或許我只是個小小齒輪,但當我轉動得越快時,也許我也可以帶動更多齒輪也一起轉動起來>。 感恩師姐的分享!
[2011/10/24 下午 10:42:57] Shuchuan Wang: "把心定下來,障礙自然能克服。"
[2011/10/24 下午 10:43:2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41] ste235:
<<< 或許我只是個小小齒輪,但當我轉動得越快時,也許我也可以帶動更多齒輪也一起轉動起來>。 對 要有那一份精進力 幫忙上人承擔天下事
[2011/10/24 下午 10:44:21] chilinjudy2: 逢人都要說慈濟
[2011/10/24 下午 10:44:36]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41] ste235:
<<< 轉動得越快時,也許我也可以帶動更多齒輪也一起轉動起來逢人說慈濟
[2011/10/24 下午 10:44:53] ste235:  <人人內心自我的障礙只要能把自己的心定下來,障礙自然就能克服>。--- 對,只要始終能" 信人有愛 信己無私",世間事絕不能障礙我們要精進的道心。
[2011/10/24 下午 10:45:37] pohjootan: 更多人轉動 力量就大了
[2011/10/24 下午 10:45:40] Shuchuan Wang: "慈濟人負責人間事,承擔天下事"
[2011/10/24 下午 10:45:42] chilinjudy2: 這是很多台灣資深慈濟人如吳師兄一樣..我們要好好學習...
[2011/10/24 下午 10:45:43] pohjootan: Test
[10:39:23 PM] Shuchuan Wang: 慈誠師兄放下
[2011/10/24 下午 10:46:18]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35] Sally Wei 慈漪:
<<< Test
[2011/10/24 下午 10:47:16] chilinjudy2: 靜思法脈勤行道   慈濟宗門人間路 要能福慧平行
[2011/10/24 下午 10:48:2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45] chilinjudy2:
<<< 這是很多台灣資深慈濟人如吳師兄一樣..我們要好好學習...都是飽滿(充滿智慧) 縮小自己的師兄姊 是以身作則的典範
[2011/10/24 下午 10:49:10] ste235: 對,就從"逢人說慈濟""開始更大步的跨出去
[2011/10/24 下午 10:50:06] tzu.du: 人人同心 同志願 將靜思法與大家多分享  最重要的是精進的道心  尤其是人間菩薩大招生
[2011/10/24 下午 10:51:37] Sally Wei 慈漪: 倪師兄說:祝福自己 祝福每一個人 慈濟會在世界每個角落發光的 有信心
[2011/10/24 下午 10:51:49]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49] ste235:
<<< 開始更大步的跨出去放下身段 才能跨出去... 放下自我度眾生..
所以才說 : 未結人緣就無法成佛,所以成佛要先度眾生..
[2011/10/24 下午 10:52:15] ste235: <當眾人同心,步伐齊,唱誦合,身口意一致的平齊唱誦繞法時,此即謂”心中有佛 行中有法”> --- 這就是一種道氣凝聚 莊嚴殊勝的震撼ㄟ
[2011/10/24 下午 10:52:23] chilinjudy2: 為渡眾生我們要先洗滌自己的煩惱. 要用方法...靜思法脈勤行道
[2011/10/24 下午 10:52:43] Shuchuan Wang: 人人走入人間,弘法,傳道。
[2011/10/24 下午 10:53:56] chilinjudy2: 弟子們真的要立弘四願
[2011/10/24 下午 10:54:19] tzu.du: 我們雖然離師父遙遠 但要積極用心傳法 為佛教 為眾生 現在不做 實在來不及了
[2011/10/24 下午 10:55:0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52] chilinjudy2:
<<< 靜思法脈勤行道人口快要達70億人了 上人說告急了
要人人勤行道 : 克勤 克儉 克難 更要克己..
[2011/10/24 下午 10:56:21] tzu.du: 法譬如水潤蒼生 廣行環保弘人文
[2011/10/24 下午 10:56:50] ste235: <互動 互補 互協 是成就團體每一個活動圓滿的默契>
[2011/10/24 下午 10:57:55] ste235: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55] pohjootan:
<<< 人口快要達70億人了 上人說告急了
要人人勤行道 : 克勤 克儉 克難 更要克己..totally agree ! (handshake)
[2011/10/24 下午 10:59:4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54] tzu.du:
<<< 我們雖然離師父遙遠但心是貼近..
我們都很珍惜上人的法 每天都不辜負上人 聆聽上人開示
又在人群中學習...
聽了上人的開示 覺得上人用很多心血 把佛法生活化 深入顯出 讓弟子易懂..
真的很珍惜
[2011/10/24 下午 11:01:46] pohjootan: [2011年10月24日 下午 10:56] ste235:
<<< <互動 互補 互協 是成就團體每一個活動圓滿的默契>上人要我們(海外)學習台灣這樣的精神 大招生就不困難了
[2011/10/24 下午 11:02:08] chilinjudy2: 人人身上都有一部大藏經   珍惜擁有相互感恩
[2011/10/24 下午 11:03:42] ste235: <慈濟人間道是要人人走入人間去弘法、弘道,所以要去人間菩薩招生,要逢人說慈濟,將靜思的法和大家分享,人人發心立「四弘誓願」>。 感恩  上人苦口婆心不間斷的在前方指引著我們方向。
[2011/10/24 下午 11:04:54] pohjootan: <六道中又累積不好習氣 小錯很難改 知要斷不簡單 >
所以才會一直輪迴 ..
今生已遇上人 要發願 煩惱無盡誓願斷 我們現在開始,要多用心守護自己的心念,煩惱初現形時,趕快斷除 !!
[2011/10/24 下午 11:05:57]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4 下午 11:12:06] pohjootan: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2011/10/24 下午 11:13:00]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4 下午 11:13:06]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4 下午 11:13:28] chilinjudy2: 感恩  上人!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4 下午 11:13:45] tzu.du: 感恩 上人 感恩 法親菩薩們 晚安
[2011/10/24 下午 11:24:20] ste235: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法親們分享 晚安
[2011/10/24 下午 11:30:16]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20111023 水懺共修 ---------- 菩提心要--20111022法船啟動 航向全球 2011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 part1

[2011/10/23 下午 08:39:01] 吳寶秀: hi
[2011/10/23 下午 08:59:32] 吳寶秀: 曉瑩.說的好 同感
[2011/10/23 下午 09:39:30]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3 下午 09:39:44] Jaclyn Chiew 慈韶: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70-topic
till 25 min
[2011/10/23 下午 09:54:22]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3 下午 09:55:35] Linda 慈諄: nn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70-topic
[2011/10/23 下午 10:01:00] Linda 慈諄: 請看到25 分
[2011/10/23 下午 10:04:1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師兄姊大家好!
[2011/10/23 下午 10:08:25]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3 下午 10:13:09]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3 下午 10:13:29] pohjootan: test
[2011/10/23 下午 10:19:16]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3 下午 10:19:48] pohjootan: 今晚我們看菩提心要 (到26:48 分鐘)
菩提心要--20111022法船啟動 航向全球 2011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70-topic
[2011/10/23 下午 10:27:12] Linda 慈諄: 請分享:                                                                                                         2011/10/23 分享《菩提心要》

(10/22) 法船啟動 航向全球 2011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

我們的使命 是要度他生生世世
這就是慈濟人 在人間的菩薩
2011年八月,來自二十六個國家的海外慈濟人陸續回臺,參加一年一度的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會,分別齊集花蓮、臺北三重與板橋等地,展開為期四天的營隊課程,欣見人間菩薩齊聚, 上人期勉眾人身心入法,立願承擔天下事。
證嚴法師:
各位菩薩們,在佛陀的時代,他帶領著僧眾修行;在現代,有「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勤行道就是屬於心靈的修行,慈濟人間道就是人人走入人間去弘法、弘道,大家平常僑居在不同的國度,期待大家去人間菩薩招生,所以要逢人多說慈濟,將靜思的法和大家分享,人人要發心立「四弘誓願」,我們學佛不就是要成佛嗎?
但是未結人緣就無法成佛,所以成佛要先度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我們也是很可憐的眾生,在六道輪迴中,不斷產生無明煩惱,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要多用心守護自己的心念,煩惱初現形時,趕快斷除,這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人人身上都有一部大藏經,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法門,所以在眾人的身上可以學到很多,這三項誓願,我們若能好好學習,自然就能「佛道無上誓願成」,真的很希望大家的內心能毫無污染,回歸清淨圓明的佛性。
雖然我自我比喻是須彌山下的一隻小螞蟻,這一隻小螞蟻也發出聲音了,有螞蟻雄兵要陪伴我越過須彌山,說不定我們也能把整座須彌山扛起來轉,總而言之,這叫做大轉法輪,感恩大家,也祝福大家要福慧平行。
此次精進研習,除了警策眾人天地告急必須趕快懺悔反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觀摩「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的經藏演繹,學習將懺悔法門帶回僑居地的方法,同時也安排各國分享推動慈濟志業的「難」與「不難」,讓大家可以從中汲取經驗,敬請收看本週節目。
節目內容:
一、同步入經藏
二、苦難長慈悲
三、和合共成就
四、四大弘誓願 
[2011/10/23 下午 10:30:05] pohjootan: 苦難人多 人間菩薩要更多 ... 要時常回台充電 加油
[2011/10/23 下午 10:30:51] Linda 慈諄: 入經藏是法會不是表演要虔誠 要齋戒
[2011/10/23 下午 10:34:24] Linda 慈諄: 有上人的祝福 海外慈濟人會努力要加油了
[2011/10/23 下午 10:35:3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0:30] Linda 慈諄:
<<< 入經藏是法會不是表演要虔誠 要齋戒上人的願望是人人要入法 入經藏是一個善巧方便
[2011/10/23 下午 10:36:52] 慈鎮: 慈濟也可以躍上巨蛋大舞台辦世紀大法會
[2011/10/23 下午 10:37:47] Linda 慈諄: 好像個社區都在進行中
[2011/10/23 下午 10:38:42] pohjootan: 那種紛圍 力量很大 5個人(編甸) 發願504人
[2011/10/23 下午 10:38:45] 慈鎮: 苦難眾生多 人間菩薩要更多  善巧法門得快快使出來
[2011/10/23 下午 10:39:32] 慈鎮: 瓜地馬拉只有七位委員也發願入經藏 深深感動 實在心路展現在師姊們願力
[2011/10/23 下午 10:40:19] 慈鎮: 祝福!祝福
[2011/10/23 下午 10:40:37] pohjootan: 這一生都無法忘懷 那種心與道(諸佛菩薩)的相會 動力比泉源
[2011/10/23 下午 10:40:56] 慈鎮: 做一位在人間的菩薩
[2011/10/23 下午 10:41:00] 慈瓏 - 北加州: 日本人懺悔沒有人間菩薩大招生,所以有大災難,如此的因果關係,讓末學突然醒來了
[2011/10/23 下午 10:41:01] pohjootan: 動力的泉源
[2011/10/23 下午 10:41:12] Linda 慈諄: 上台都看不出來平時是草根為什麼那麼合高水準
[2011/10/23 下午 10:41:54] 慈鎮: 總歸 ”和“
[2011/10/23 下午 10:42:14] Linda 慈諄: 一波一波擴出去
[2011/10/23 下午 10:43:29] pohjootan: 放下身段.. 才能"和" 連滾的 .. 爬的.. 都要再回去
[2011/10/23 下午 10:44:41] 慈瓏 - 北加州: 其實回台參加海外的四合一幹部研習營or 受證營隊,就可證明不僅離島,離花蓮半個地球之遠的各個國家都可身形平齊 那種同根生的感覺 很難形容
[2011/10/23 下午 10:44:57] 慈鎮: 星馬慈濟人的立願 讓漣漪一波一波激盪出去 大陸邱師姊也提及 要如何辦大場 真的是一波波漣漪往外擴出去ㄟ 善的感染力很強
[2011/10/23 下午 10:45:33] pohjootan: 給他一分愛 回報一世情..
世間有這樣好的投資回報率嗎 ?
只有大愛的慈濟世界
[2011/10/23 下午 10:46:1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大愛之夜圓滿成功,大家幸福了!
[2011/10/23 下午 10:46:17] 慈瓏 - 北加州: 給他一分愛 回報一世情..還要度他生生世世  這句話讓我想很久
[2011/10/23 下午 10:47:09] 慈鎮: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0:46] 慈瓏 - 北加州:
<<< 給他一分愛 回報一世情[10:46:13 PM] pohjootan: 給他一分愛 回報一世情.《值得投資》
[2011/10/23 下午 10:47:16] 慈瓏 - 北加州: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0:41] 慈鎮:
<<< 總歸 ”和“
更是合
[2011/10/23 下午 10:47:51] Linda 慈諄: (編甸 ) 四五人都向上人發願有信心要入經藏明年要呈現ㄝ
[2011/10/23 下午 10:48:06] 慈鎮: 美哉!慈濟人
[2011/10/23 下午 10:48:11] 慈瓏 - 北加州: 眾人一口 上千人能如此若沒法入心 早就吵到解散了 :)
[2011/10/23 下午 10:48:24] pohjootan: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0:4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大愛之夜圓滿成功,大家幸福了!也希望給他一分愛 回報一世覺悟 家家幸福的情..
[2011/10/23 下午 10:50:22] 慈鎮: 脾氣嘴巴不好 也不算是好人 他因此改變 從一位斯里蘭卡志工講出來 我是道地來自臺灣 好像也沒辦法說要改即改 似乎有說不過去感覺 不過今晚我會再度考慮 痛改前非的必要性 
[2011/10/23 下午 10:50:23] 慈瓏 - 北加州: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0:46] 慈瓏 - 北加州:
<<< 還要度他生生世世
不管從何種法門入慈濟,最重要的是能與上人與佛法相會
[2011/10/23 下午 10:51:20] pohjootan: 眾生快樂 我們就會快樂 希望人人家裡有大愛 離苦得樂
[2011/10/23 下午 10:51:22] 慈瓏 - 北加州: 法益共修很重要
[2011/10/23 下午 10:51:58] 慈瓏 - 北加州: 否則看一些人玩完了就又走了
[2011/10/23 下午 10:53:04] 慈瓏 - 北加州: 入經藏是上人幫我們想到人間菩薩招生的妙法
[2011/10/23 下午 10:53:11] 慈鎮: 接引、陪伴 要契而不捨也是工夫 長養耐力與願力很有必要
[2011/10/23 下午 10:53:43] pohjootan: 上人曾開示 :
假如都只是說,我也有參加過入經藏,我也有演繹,這只是我們這樣的,人的形象跟環境會合一下,其實內心的真實的(本)性,那一種清淨無染的性,一點都沒有洗滌到,習氣一點都沒有改,這樣子這種入經藏是沒有用的,菩薩們,師父一次一次要跟大家,說得更清楚、更明白。
(人間菩提--20110803人生是一部經典)
[2011/10/23 下午 10:53:49]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y)
[2011/10/23 下午 10:54:09] 慈瓏 - 北加州: (y)
[2011/10/23 下午 10:55:36] 慈瓏 - 北加州: 所以演繹的企劃案沒來是好事,不然大家很難將心放在法益共修上
[2011/10/23 下午 10:55:38] 慈鎮: 下重藥了 
[2011/10/23 下午 10:55:50] 慈瓏 - 北加州: 猛藥
[2011/10/23 下午 10:56:25] 慈鎮: 這一帖是苦代甘
[2011/10/23 下午 10:57:36] pohjootan: 所以我們要聽上人的話 把共修做好 人人要入法 才能和 合 才有力量 消弭災難 土耳其7.3地震 大家要警惕
[2011/10/23 下午 10:58:11] Linda 慈諄: 一分鐘
[2011/10/23 下午 10:58:48] 慈瓏 - 北加州: 雖然才過兩個月,怎麼覺得營隊的一切是很遙遠的事了!
[2011/10/23 下午 10:59:35] 慈瓏 - 北加州: 看到各國慈濟人的發心,是很大的激勵
[2011/10/23 下午 10:59:57] Shuchuan Wang: 又進了滾滾紅塵。
[2011/10/23 下午 11:00:14] Wei Zong/austin: dx
[2011/10/23 下午 11:00:22] pohjootan: 所以每天都要入法提醒 凡夫習性 很容易漏..
[2011/10/23 下午 11:00:30] Linda 慈諄: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3 下午 11:00:50] 慈鎮: [11:00:15 PM] 慈瓏 - 北加州: 看到各國慈濟人的發心,是很大的激勵《輸人不輸鎮》
[2011/10/23 下午 11:01:15] Wei Zong/austin: d
[2011/10/23 下午 11:05:43] *** 慈瓏 - 北加州 sent scan0024.jpg ***
[2011/10/23 下午 11:05:47] 慈瓏 - 北加州: 與大家分想我的"船票"
[2011/10/23 下午 11:05:49] Linda 慈諄: cc唸「懺悔文」、「回向偈」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上人感恩諸菩薩
[2011/10/23 下午 11:07:18] Linda 慈諄: [11:05:50 PM] 慈瓏 - 北加州: 與大家分想我的"船票" 看不見ㄝ?
[2011/10/23 下午 11:07:36]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3 下午 11:07:53] 慈鎮: 感恩上人
感恩大家的分享
晚安
[2011/10/23 下午 11:08:54]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的分享 大家 晚安!
[2011/10/23 下午 11:10:24]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10/23 下午 11:10:25] pohjootan: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1:07] Linda 慈諄:
<<< 看不見ㄝ?有看到.. 您已上船了 ..
[2011/10/23 下午 11:10:44] 慈瓏 - 北加州: 感恩&晚安
[2011/10/23 下午 11:11:07]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3 下午 11:11:13] Wei Zong/austin: 對不起我是惟宗這兩天我可能帶隊去中美洲勘災需要兩位志工在線上的師兄姐們有意願嗎這是我私下先問
[2011/10/23 下午 11:11:19] 慈瓏 - 北加州: [2011年10月23日 下午 11:10] pohjootan:
<<< 有看到.. 您已上船了 ..
還要度他生生
[2011/10/23 下午 11:13:16] 慈瓏 - 北加州: 去幾天?去那裡?
[2011/10/23 下午 11:13:33] pohjootan: 雖在船上了 還是很忙在救 苦海中的眾生..
所以這不是cruise.. 是法船
[2011/10/23 下午 11:14:41] 慈瓏 - 北加州: (y)
[2011/10/23 下午 11:15:07] Wei Zong/austin: 瓜地馬拉 or Honduras or El salvador   2-4 days
[2011/10/23 下午 11:15:57] Linda 慈諄: 費用多少?
[2011/10/23 下午 11:16:18] 慈瓏 - 北加州: Let me discuss it with Richard 師兄 
[2011/10/23 下午 11:19:20] Wei Zong/austin: expense do not know yet. 要詢問  我現在只是先私下先問我北加師兄姊  可能去  也許因緣不足  不能去
[2011/10/23 下午 11:20:19] 慈瓏 - 北加州: ok.
[2011/10/23 下午 11:20:26] 慈瓏 - 北加州: good night!
[2011/10/23 下午 11:20:32] Wei Zong/austin: just email me at a_tsao@us.tzuchi.org within a day or two. I need to ask Master.
[2011/10/23 下午 11:20:45] Wei Zong/austin: good night!
[2011/10/23 下午 11:20:53] Linda 慈諄: sure
[2011/10/23 下午 11:27:23] pohjootan: I would like to go.. but I still hold Malaysia passport.. need to check visa..

20111022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1《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四)

十回向行
1 救護一切眾生 離眾生相回向
2 不壞回向
3 等一切佛回向
4 至一切處回向

我們的十回向,現在已經是第四個回向。大家應該記得:第一、就是化度眾生;第二、是正顯中道;昨天我們也說了本覺之理,我們今天應該要說,的是「覺智周圓」。
我們的覺與智慧,已經知道我們本具了。不只是本具、原來就有了,我們還很周遍圓滿。不只是佛陀,其實我們人人都一樣,這分覺,覺悟的智慧,同樣也能很圓融,「無所不遍」,是非常的普遍。「名至一切處回向」,這也叫做一切處的回向。
這個覺智周圓,無所不遍,這也叫做一切處的回向。我們的智慧能到達一切處,無處不在。
十回向行之四
覺智周圓
無所不遍
名至一切處回向

所以,再下來經文的解釋,為什麼叫做一切處回向?我們的本覺,實在是十分的周圓,智與覺是很圓滿的東西,它能到達一切處,我們的心能回向到一切處去。在這個地方開始覺悟,只要你發心,還是一樣能周圓一切處。
這就是說:「前能覺之智,無處不遍。」能夠覺悟的智慧,絕對沒有地方行不通的;沒有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沒有什麼樣的心,是我們達不到的願。所以有心,一定就有能夠達到的願,這分心和願,起自我們的智,覺悟的智慧,所以無處不周遍。
「既齊佛覺,則所證真如之理。」我們如果能和佛的覺性平齊,我們本來就有;我們如果瞭解,我們的覺和佛的覺性是平齊的,如果能夠如此真正踏實的體會,「則所證真如之理地」。
這樣我們所證得的,證就是體悟、證明,我們的心絕對不會有疑問,因為這已經印證了,我自己印證,我和佛的覺性是平等的,我們如果人人有這種很敏睿的智慧,能啟發起來,自我能見證。所以我們若能如此,這是真如的理,這就是我們已經到達真如的理地。真如道理之地,意思就是如來不異,我們和佛沒有什麼不同。
我們所證,道理如果印證,這種理地「如佛不異」,就是和佛都一樣。
謂前能覺之智
無處不遍
既齊佛覺
則所證真如之理地
如佛不異

只是我們的心地還不能很明朗,這分光明發揮不出來。我們若能瞭解,就像在磨心鏡。心鏡磨,一分的功夫,一分的明朗;下了很多功夫,明鏡的本體就顯現出來;明鏡的本體若是顯現出來,同樣面面之鏡照耀大地,都是一樣的形象。
所以經文裡面,有一段文字這麼說:
精真發明
地如佛地
名至一切處回向。

精,就是精明;真,就是真如。我們如果能夠精明,十分乾淨,這種真如的心境發明出來,已經發現、明朗了,這個地就是佛地。所以叫做一切處回向。就是我們的心,來到這個境地,從凡夫我們可以從始覺開始,我們開始用功,我們能夠回小向大,不斷向前前進,這和佛的心地是一如,同樣的。
就像我們人間,佛也是從人間修,我們人要成佛,離人間無佛可成。師公(印順導師)也是這樣說:「佛在人間成。」人間因為有種種的苦難,苦難偏多,就是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才能練出智慧與愛的菩薩,清淨的智慧、無私的大愛,這種菩薩的心出來。
就像在巴基斯坦的大災難,一陣天搖地動,高山、大地,山崩地裂,這不是形容詞,我們第一梯次的賑災團回來,他們拍回來的照片,實在是超出了我們想像中災難的嚴重。你看到每一座山,好像整座山的皮都剝下來一樣。一望無際,而且所看到的沒有一條路,每座山看過去,都是石頭滑下來,好像是石壁山一般。他們要去義診,一定要有人引路才有辦法走,看得觸目驚心。
甚至還看到另外一張照片,整塊地都裂開。當地人說,那裡本來是平的,能耕作的平地,就共是這樣的地震,不只是裂開,還有落差已經有幾公尺。大自然的威力之強,這麼強的威力摧毀了一切,人的性命、在大地上建築的家園等等,都整個毀於一旦。
路斷了,山高了,交通已經斷絕了,受傷生病要怎麼辦?我們第二團的賑災團,有一群大醫王,同樣接著第一團的任務,交接過來繼續往前走。更進入深山裡,受苦受難、斷糧斷食、斷醫藥的,我們看得更多。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那種人間大醫王,那種妙法、妙手、施大愛。
有一位,不論是第一團、第二團,擔任我們翻譯,他本身也是災民,他要求我們的簡副院長他們,是不是能到他家裡,看看他的太太?因為這位翻譯員的太太,已經好幾天病得很重,一直腹瀉,已經有脫水的情形了。所以簡副院長和葉醫師,兩個人就揹起行囊,就是他們隨身的醫藥,就去了。
到了這個家庭,看到這位翻譯員名叫阿里山。這位阿里山的太太,病情看起來很不樂觀,因為完全脫水。唯一的辦法,除了藥物治療以外,要為她補充水分。說起來很容易,但是這件事情,實在是已經提出考驗,原來我們帶去的點滴,只缺引流下來的管子,注射針和點滴管沒有帶去;所以在準備的時候,只準備了藥,而沒有準備針的橡皮管。這要怎麼辦?藥已經帶去了,這個人就是很需要這幾百CC來補充她的體力,就是缺中間這一段。到底要怎樣才能讓點滴裡面的營養、水分,能和這個女人的體內結合?真的是考驗大醫王。
這個時候,他們就要發大心,發揮智慧。用什麼方法呢?這兩位醫師,就不約而同用同一種方法,先蹲下身體,就是跪在地上,跪下來開始找出,十CC的注射筒,一個抽、一個注射。三、五百CC這麼大包的注射包,一次抽十CC,十CC,你們可知道要抽幾次嗎?要注射多久?兩位醫師跪在地上,曲身在病人的面前,四十五分鐘。
而且注射筒要常常舉著,不能動,注射下去要再抽起來換藥劑,難免注射在靜脈裡,抽起來的時候血水,血和藥水也會有一點點漏出來。醫生穿著白褲,跪在地上,手扶著,和病人的靜脈沒有離開,也是要靠腳稍微靠著,滲出來的血水也會噴到白褲,到了四十五分鐘之後,這件白褲一樣染紅了,有粉紅色的血水。這種形態實在是讓人感到很感動。
我們想想,我們如果在平常,要補充水分很容易,大瓶的點滴吊著,這條管子用一根針注射入靜脈,它很自然點點滴滴、點點滴滴和這個人的身體會合了。但是只是缺了一樣,就要讓人那麼辛苦。願意這麼辛苦,那就是愛心。除了他的醫術診斷,醫藥正確,但是若不自己發出這分愛心,誰能做得到?要放下身段,在這個家庭為她往診,缺了東西,還是一樣想辦法發心為她治療。家屬非常感恩、非常感動。
其實我們人在台灣,很多很多人的愛,付託於他們的行動,所以他們在那裡,一方面要負起這麼多人的愛,一方面發自他內心,那分很真誠的,那一分無污染,不為自己想,那種佛的本性、大醫王的本性大愛。若不是如此,哪有辦法?所以我們這回的義診,真的是很辛苦。感動了他們那個地方。
他們那裡的人,男、女分得很清楚,竟然可以讓我們的人,到他們的家庭,和他的太太在那裡接觸。我很感動。
文字三合一的林炎煌居士,他就說:「他很感動,很想要拍下來。」不過,他跑了很多回教的國家,知道他們男女分得很清楚,這種形態他不敢拍攝。反而是這位阿里山,去牽著他的手,意思是告訴他:「來,讓你拍。」這很感動人的心,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他的感恩心,所以願意打破回教男女形象的觀念,所以去把他牽過來,讓他拍攝。希望這種感動能帶回來台灣,讓師父看得到。
這分真誠的愛,真的是很感動人的事情。所以無處不在。
他人在台灣,平平安安、歡歡喜喜的日子,有良好設備的服務,但是他願意踏上,那麼艱鉅的道路,在那種災民非常艱難、物資非常欠缺、溫差差很大,很多很多的艱難,他們要去克服,他們願意。
看,這不就是無處不遍,可以在這裡,他願意到那裡去,只要你心中有愛,無處不普遍。
只要有心
一定能達成所願
這分心和願
起自覺悟的智慧
覺智周圓自然無所不遍

各位,學佛,我們就是要學得,當覺悟生起,這條路我們就要開始走,不管路有多遠,只要不偏差,我想到達佛的境地並不困難。
所以大家只要守住我們初發心的那念初覺,這樣成佛就不困難。大家只要多用心!
[2011/10/22 下午 08:42:3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師兄姊大家好!
[2011/10/22 下午 08:43:5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今晚由末學代班主持,若沒見我上線,請quote我!
[2011/10/22 下午 08:46:55]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靜思晨語--20111021《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四)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5-topic
[2011/10/22 下午 08:50:50] 吳寶秀: hi
[2011/10/22 下午 09:17:48]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2 下午 09:28:30]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2 下午 09:56:39]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2 下午 10:00:54]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2 下午 10:01:06] 慈鎮: 敬愛的上人安好 
師兄師姊好
[2011/10/22 下午 10:02:02]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2 下午 10:03:3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恭請上人開示 :
靜思晨語--20111021《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四)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5-topic
[2011/10/22 下午 10:03:39]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0/22 下午 10:30:38]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2 下午 10:30:53] 慈瓏 - 北加州: test
[2011/10/22 下午 10:32:24] 慈鎮: 有覺悟的人 秉持“信與願”同時步步履“行”。
未覺悟的人 進一步退一步 就是原地踏步,此時很須要善知識從旁加油打氣
[2011/10/22 下午 10:33:0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加油!
[2011/10/22 下午 10:34:43] Leon 惟成  (San Jose): 敬愛的 上人 好
大家晚上 好
[2011/10/22 下午 10:34:47] Shirley慈泱: test
[2011/10/22 下午 10:35:48] Shuchuan Wang: "不只是佛陀,其實我們人人都一樣,這分覺,覺悟的智慧,同樣也能很圓融,「無所不遍」,是非常的普遍。"人人智慧一切圓明自然,處處現。
[2011/10/22 下午 10:35:49] 慈鎮: 大醫王身行看到真誠 無私的愛
[2011/10/22 下午 10:36:4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本份事,做就對了。
[2011/10/22 下午 10:37:02] 慈瓏 - 北加州: "就是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才能練出智慧與愛的菩薩,清淨的智慧、無私的大愛,這種菩薩的心出來。" 感恩慈濟是個菩薩訓練的道場   上人為要教導我們,用心良苦
[2011/10/22 下午 10:38:44] felixchangfelixchang: 所以不是有一個特定的地方叫佛地, 自己精明真如的心境就是佛地所在
[2011/10/22 下午 10:39:32] Shuchuan Wang: "能夠覺悟的智慧,絕對沒有地方行不通的;沒有事情是我們不知道的;沒有什麼樣的心,是我們達不到的願。"覺悟的心是修行人的大功課。
[2011/10/22 下午 10:39:42] 慈瓏 - 北加州: 學佛,我們就是要學得,當覺悟生起,這條路我們就要開始走 ....
[2011/10/22 下午 10:40:22] Shuchuan Wang: "所以有心,一定就有能夠達到的願,這分心和願,起自我們的智,覺悟的智慧,所以無處不周遍。"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2011/10/22 下午 10:40:47] 慈瓏 - 北加州: 覺悟心起,就耐得了磨練與苦難
[2011/10/22 下午 10:40:55]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靜思法脈,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2011/10/22 下午 10:43:26] 慈鎮: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37]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本份事,做就對了。心、身、行一致,如理如法做出來的就是本份事,能利益人群做下去就對啦 
[2011/10/22 下午 10:44:15] Shuchuan Wang: ,"佛也是從人間修,我們人要成佛,離人間無佛可成。"
[2011/10/22 下午 10:45:08]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三合一志工文史流芳很重要。聽倪師兄分享很震憾!
[2011/10/22 下午 10:45:36] 慈鎮:
意猶未盡
[2011/10/22 下午 10:46:04] 慈瓏 - 北加州: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45]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聽倪師兄分享很震憾!
can you share some of s view of points?
[2011/10/22 下午 10:46:1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誠心去膚慰,先把相機放下反而得到動人的故事。
[2011/10/22 下午 10:46:21] pohjootan: test
[2011/10/22 下午 10:46:41] 慈瓏 - 北加州: (y)
[2011/10/22 下午 10:46:44] Shuchuan Wang: "人間因為有種種的苦難,苦難偏多,就是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才能練出智慧與愛的菩薩,清淨的智慧、無私的大愛,這種菩薩的心出來。"慈濟世界就是菩薩訓練的道場。
[2011/10/22 下午 10:48:37] 慈鎮: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4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誠心去膚慰,先把相機放下反而得到動人的故事。也許只有大愛台的同仁才有此心
[2011/10/22 下午 10:49:26] 慈瓏 - 北加州: 有上人的殷殷叮嚀 方向才不偏差
[2011/10/22 下午 10:50:11]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先求有,再求好。角度很重要。跟拍愈久愈多精華。以後感恩戸站起來後再現身說法,對比更真實。
[2011/10/22 下午 10:50:51] 慈鎮: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0] 慈瓏 - 北加州:
<<< 有上人的殷殷叮嚀 方向才不偏差是,同理心可以得到信賴
[2011/10/22 下午 10:52:09] pohjootan: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46] Shuchuan Wang:
<<< 慈濟世界就是菩薩訓練的道場。我們何其有幸 慈濟因緣要珍惜 上人用了45年 辛苦建立的道場
[2011/10/22 下午 10:53:1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上人的法要入心才不會起煩惱心。
[2011/10/22 下午 10:53:18] 慈鎮: 大家只要守住我們初發心的那念初覺,這樣成佛就不困難,《知道歸知道,很難做到,守不住,我的心如氣候、如溫度,一天好幾變》
[2011/10/22 下午 10:53:37] Shuchuan Wang: 媒體影響極深,是社會的模,更希望有更多像大愛台的電視台,能淨化人心。
[2011/10/22 下午 10:53:51] pohjootan: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48] 慈鎮:
<<< 先把相機放下反而得到動人的故事。人圓 事理才能圓
[2011/10/22 下午 10:53:52] Donna 慈瑾: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4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三合一志工文史流芳很重要。聽倪師兄分享很震憾!我相信!  看到一位師姊的部落格分享,她因為聽到了這場分享,本來退轉的心,得以回頭
[2011/10/22 下午 10:54:21] 慈鎮: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上人的法要入心才不會起煩惱心。彼此鞭策 鼓勵 一起共修
[2011/10/22 下午 10:55:12]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上人的法要入心才不會起煩惱心。(bow)(bow)(bow)
早上 曉瑩師姊的一段分享 也讓大家很感動
[6:36:24 AM] 1 Super JOY: 昨天一個小念頭,深深告訴自己,如愛上人,就要去愛身邊每一個人,若覺得受到不平等對待,也要用愛上人的心去化解。愛是我們做事最好的守護神。要時時刻刻記得上人愛我們的心。   感恩
[2011/10/22 下午 10:55:37]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Donna師姊多分享一些。
[2011/10/22 下午 10:57:25] 慈瓏 - 北加州: 好人緣從何結起? 上人說就從現在起! 好好壞壞的當下,都要結好緣
[2011/10/22 下午 10:57:29] Shuchuan Wang: "一方面要負起這麼多人的愛,一方面發自他內心,那分很真誠的,那一分無污染,不為自己想,那種佛的本性、大醫王的本性大愛。"敬佩簡院長和蔡醫師的誠與愛。
[2011/10/22 下午 10:58:04] Donna 慈瑾: 她看到了倪銘均師兄等三合一的師兄姐所呈現出來的厚度和深度,得到很大的震撼和感動, 因此給她了很大的力量和覺醒。
[2011/10/22 下午 10:58:10] 慈鎮: 上人曾經:如果你對哪位過不去 就是跟上人過不去
[2011/10/22 下午 10:58:3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4] 慈鎮:
<<< 一起共修一定要共修 入上人的法 尤其在海外 凝聚道心不容易 入經藏 要腳踏實地去做 深入上人的法為先
許多人事問題 總歸入法的虔誠心 有沒有每天入上人的法呢 ?
[2011/10/22 下午 10:59:35]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2] pohjootan:
<<< 慈濟世界就是菩薩訓練的道場。我們何其有幸 慈濟因緣要珍惜 上人用了45年 辛苦建立的道場感恩今生在人間
聞佛法 遇大導師
讓我們將絲絲煩惱盡皆回向於
"第一、願度一切眾;
  第二、願正顯中道;
  第三、願等一切佛
  第四、願至一切處。"
願至一切處
惟成要更精進
向大醫王學習
[2011/10/22 下午 11:00:03] 慈瓏 - 北加州: 上人今天的開示讓我想到一部大愛劇場的名稱"愛 無處不在"
[2011/10/22 下午 11:01:5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0:57] 慈瓏 - 北加州:
<<< 都要結好緣隨緣消舊業 莫再造新殃
[2011/10/22 下午 11:01:59] Shuchuan Wang: ,"學佛,我們就是要學得,當覺悟生起,這條路我們就要開始走,不管路有多遠,只要不偏差,我想到達佛的境地並不困難。"
[2011/10/22 下午 11:02:00] 慈瓏 - 北加州: 今天萬芳的分享,懺悔從四個心念起:1 我愛你 2 對不起 3 原諒我 4。 謝謝你 
[2011/10/22 下午 11:02:33] 慈瓏 - 北加州: 有沒有記錯啊?
[2011/10/22 下午 11:02:37]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1:00] 慈瓏 - 北加州:
<<< "愛 無處不在"上人的愛 無處不在
至一切處
(bow)(bow)(bow)
[2011/10/22 下午 11:02:50] 慈鎮: 大醫王身行看到真誠的愛  
只要你心中有愛,無處不普遍。
我們的智慧能到達一切處,無處不在
[2011/10/22 下午 11:02:57]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y) 放下身段,縮小自己。
[2011/10/22 下午 11:04:04] pohjootan: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1:02] Shuchuan Wang:
<<< 當覺悟生起用初發心做慈濟 就無代誌
[2011/10/22 下午 11:05:26] sfshen408: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1:02] 慈瓏 - 北加州:
<<< 今天萬芳的分享,懺悔從四個心念起:1 我愛你 2 對不起 3 原諒我 4。 謝謝你千萬要"及時"-說出,做到.
[2011/10/22 下午 11:06:14] Donna 慈瑾: 從萬芳、潘麗麗、倪銘均三位身上都學到好多,好感恩他們的付出,他們也是來度眾生的。
[2011/10/22 下午 11:06:33] 慈鎮: agree
[2011/10/22 下午 11:06:39]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見福知苦之旅"雖緬甸物質缺乏,卻比我們快樂。
[2011/10/22 下午 11:07:35] Donna 慈瑾: 沒錯,物質太優渥,反而心裡苦的人好多。
[2011/10/22 下午 11:07:35] 慈瓏 - 北加州: 北加最近福報透天 從吳師兄燕珠師姊到萬芳、潘麗麗、倪銘均 大菩薩接踵而來
[2011/10/22 下午 11:07:50] Donna 慈瑾: Yes!
[2011/10/22 下午 11:08:26] 慈鎮: 百千萬劫難遭遇 真是感恩
[2011/10/22 下午 11:09:02] 慈瓏 - 北加州: 倪師兄在北韓的見證也是一樣,他在那並看不到苦
[2011/10/22 下午 11:09:19] pohjootan: 所以大家更要虔誠入法 感恩諸佛菩薩
[2011/10/22 下午 11:09:20] 慈瓏 - 北加州: 一切唯心造啊~~
[2011/10/22 下午 11:09:56] 慈鎮: 當然
[2011/10/22 下午 11:10:35] pohjootan: 一分鐘
[2011/10/22 下午 11:11:15]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點心"這名字挺有趣,可以給我們一家人的感覺。
[2011/10/22 下午 11:11:17] Donna 慈瑾: 雖然失業率還是很高,但矽谷仍是美國最富有區排行前幾名,太富裕,要警醒!
[2011/10/22 下午 11:11:23] 慈鎮: 主播:給孩子最大的禮物是 帶他一起做志工
[2011/10/22 下午 11:11:32] 慈瓏 - 北加州: 看麗麗姊在電視上被逼問婚姻的事,很心疼,她的功德無量!
[2011/10/22 下午 11:12:3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感恩師姊帶領高中團,今天女兒去發放。
[2011/10/22 下午 11:12:36]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2 下午 11:12:36] 慈瓏 - 北加州: 若不是為了大愛之夜,她也無需如此去面對
[2011/10/22 下午 11:12:48] Donna 慈瑾: 我也覺得! 但她的回答也許可以救一些人,也很感謝San Jose 的"洪小姐" call in 讓氣氛圓滿
[2011/10/22 下午 11:13:21] 慈瓏 - 北加州: ;)
[2011/10/22 下午 11:13:57] Donna 慈瑾: 今天親自感謝"洪小姐"  :)
[2011/10/22 下午 11:19:48] pohjootan: 唸「懺悔文」、「回向偈」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2011/10/22 下午 11:20:11] 慈瓏 - 北加州: 感恩&晚安
[2011/10/22 下午 11:20:25] 慈鎮: [2011年10月22日 下午 11:13]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感恩師姊帶領高中團,今天女兒去發放。線上的爸爸去了嗎?
8個寒暑已過,已經有力無氣了,慈悲心趕快生起,進來承擔 感激不盡
[2011/10/22 下午 11:20:38]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0/22 下午 11:20:54] 慈鎮: 感恩上人
感恩大家的分享
[2011/10/22 下午 11:20:59]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2 下午 11:21:05] Leon 惟成  (San Jose): 上人 晚安
大家 晚安
[2011/10/22 下午 11:21:24]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2011/10/22 下午 11:21:35] pohjootan: 法喜多分享 功德無量
[2011/10/22 下午 11:21:52]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感恩上人,感恩師兄姊,
[2011/10/22 下午 11:24:38] Donna 慈瑾: Good night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11021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20《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三)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昨天說過了「正顯中道」。在正顯中道的前面,大家應該還記得,「度化眾生」。我們眾生與佛本來佛性平等,為何又有佛與凡夫的差別,只是在一個字,迷、迷者就是凡夫;覺、覺者就是諸佛,在這個迷與覺的分別而已。
我們現在在迷的凡夫地,我們有一個「始覺」,就是我們應該開始覺悟了。開始的覺悟,我們要回歸與佛同等的境界,也就是回歸我們的本覺。那麼我們應該要從起點,以凡夫為起點,到佛的終點這條路,凡夫與佛道的距離,就是要先經過「度化眾生」,從度化眾生開始發心。
凡夫與佛的境界還是很遠,我們在這條遙遠的道路開始走,方向一點不能偏差,就是要行於正中道,這是我們在昨天說過的。
所以我們若能行在正中道,才能回歸本覺。
「本覺」:
本具與佛同等清淨本性
「始覺」:
聞法後有所覺悟
發願修行回歸佛性

本覺,從始覺要到本覺,這個道理是什麼呢?
十回向行之三
本覺之理 湛然常住
能覺之智 齊於諸佛
名等一切佛回向

這就是對我們很透徹地說,這是很簡單的事,本覺的道理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不只是此生今世,我們生生世世,本來明朗清淨的本覺,就已經隨著我們來了,生生世世沒有離開,所以叫做「常住」。
常住就沒有生滅的時候,在佛沒有比我們多,在凡沒有比佛少,所以我們和佛的覺性道理是平等的,所以我們是「常住」。
只是我們很可惜,就只是一念無明,所以產生貪瞋癡等等,無明的源頭開始生出來,所以變成眾生的煩惱有八萬四千。
所以佛陀必定要從他這分覺悟的本性,隨著凡夫,開八萬四千方便的法門,以應眾生無明對照,以這種方法來教導。所以我們會常常聽到,八萬四千這個數字,八萬四千的煩惱無明,所以才有八萬四千的方便法,這就是佛陀的慈悲為眾生開啟,所以稱作「等一切佛回向」。
等一切佛回向,一切佛就是「本覺」的道理,大家要先了解,「始覺」的智慧;我們人人要能去探討,本覺的道理,我們現在還要找路回去,我們要從始覺開始,開始要啟發我們的智慧。因為八萬四千的方便法,其中一個方法是針對癡迷,癡迷就是不覺。
所以我們要有始覺的智慧,意思就是:
謂究竟始覺之智
契合清淨本覺之理
理智互融 色心不二
智所現故
是名智法身

我們若能從究竟,究竟就是根本的智慧,已經開始契合起來。本來大家知道,我們和佛一樣有本覺,只是我們現在還要重新開始。所以重新開始和原來就有的,其實是同一樣東西;我們若拿來合起來就是一體。所以我們原來也有與佛同樣明朗的本覺,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我們一念無明生三細,貪、瞋、癡,所以出現不斷複製的煩惱。我們現在應該很慶幸,有這個因緣,我們用始覺,要去對「究竟覺」。
究竟,已經覺悟的、原來本有的,我們用始覺,要回歸究竟本來的真理,本來所覺悟的。所以這兩樣,開始和根本,本來一體;你若能會合起來,互融,互相圓融起來。
所以說色,色是我們身外的境界。「你現在有沒有看到我?」「有!」有,這叫做色塵!現在聽我說話,聲塵進入你們的耳朵,我的動作進入你們的眼睛,所以聽了以後,有沒有放在心裡?「有!」有或沒有不知道,你們放在心裡,那就是始覺,「原來是這樣啊!」
所以,我們心外的境界,都叫做色。我們的心能由色而啟悟,所以說「色心不二」,這是我們應該要不斷用心,去學、去體會的。
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本覺
卻因無明煩惱所染著
今日有緣覺悟
當以始覺回歸究竟真理
相合互融而啟悟

所以「智所現」,其實聲、聲音,這個聲音也沒有定名叫做聲,色也沒有定名叫做色,臺語是色,國語是色,日本話叫做色。什麼色、什麼色,所以名稱不定。不過,它就是隨著我們的智慧,為其取名,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叫做什麼名字。
就像這麼多人坐在我的面前,你們是不是都叫做人?是!張三、李四是同一個人嗎?不是!所以通稱為人。
但是我們各人都有不同的名字,誰幫你們取的名字,就要用智慧,要取一個名字也很傷腦筋,所以這就是要用什麼,來幫一個人取什麼名字,這都是同樣的意思。
所以無論是外面的境界、內心的境界,都是我們人在分別外面的境界,我們若能知道這個道理,「名智法身」,是我們的心在創造一切。
所以我們也有一句話說:「一切唯心造」。什麼事情都是心境去造的,所以我們要有法身。法身,我們要修,修行從無明也能去體會,法的利用;我們若能將法拿來利用,這叫做「法身」。用在我們身上很習慣,這叫做「法身德」。
我常常說:「德者得也、得者德也」。得和德,你去學,學了之後有心得,有心得之後你要身體力行,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你所顯現出來的人格,這稱為「德」,就是你所得的。
功夫學了之後,會隨著我們的身。
德者得也、得者德也
學法後有心得
運用在生活中
所顯現出來的人格

所以法就是要去學,能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培養我們的習慣。
師父常和大家說:「習氣不同各如其面」。什麼人有修養?什麼人沒有修養?修養到讓人的眼睛看得出來,讓人的心感覺得出來;沒有修養的也是一樣,這都是習氣。所以我們修行,是要把我們不好的習氣,將它好好修持,將不好的去掉,好的我們拿來利用,這叫做法。所以若是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叫做德。
所以剛才說八萬四千煩惱,我們要學出方法,如何去度?用智慧去度,智慧才能設方便,才不會在中道上走入偏差。所以智慧在菩薩道中,一定要走中道,這就是要學。
法即法軌,就是諸佛從此法而成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要走在這個法軌上,不能脫離,這樣才能成佛,這樣叫做法身。這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
剛才也說過了,「眾生迷而成顛倒」,為什麼叫做眾生?你迷了,所以顛倒了。
「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諸佛為什麼那麼自在,因為他覺悟了,所以他悟之而得自在。其實「迷悟雖殊」,迷和悟雖然差得很遠、不同,但是「體性恆一」。覺和迷,迷的起點其實也是覺,所以就是覺一念無明而已,其實它們同樣是一體的。所以眾生和佛的心還是一體,所以「體性恆一」。
「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什麼叫做法身德?我們如能時時常樂我淨。凡夫的心就是無常,現在起一個歡喜心,說不定等一下又起煩惱心,愛的時候,不斷追逐、不斷祈求。追的時候,求得的時候,其實是曇花一現,讓你歡喜一下,其實是不是永遠長存呢?是不是真實的呢?很難說!
世間本來就是無常,得失應該自在,但是凡夫沒有的時候患得,有的時候就患失。
我們若是擁有很多名利財,都很多的時候,心也很擔心,擔心叫做患。擔心什麼呢?擔心會失去。
若是還沒有的時候,也是很擔心。用心計較要去賺錢,用心計較我ㄧ定要求得到,那也是很擔憂,這就是患得,要怎麼樣才能得到?
所以沒有的時候患得,有的時候患失,所以這種得失的心,在凡夫實在是苦不堪言,這叫做凡夫,這是迷所以顛倒。
若是聖人,他就是常樂我淨,有的時候沒增加多少歡喜,本來就是這樣。有的時候,我要如何應用它?有使用權,我有這個東西,要如何歡喜地去用?用在利益人生,這不覺得我減少了。不會,他覺得我做出去很歡喜。
所以「常」,有的時候給他,沒有的時候他沒煩惱,所以常常都很快樂。凡事不來污染他的心,所以常樂我淨。世間名利地位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會在我心裡起煩惱,這叫做常樂我淨。這樣稱作「法身德」。
法即軌法
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
故名法身
此之法身
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
眾生迷之而成顛倒
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雖殊、體性恆一
具足常樂我淨
是名法身德

我們人人若能修行,修到對世間一切,都不會很在意,也不會去貪著、染著;但是我們應該要從度眾生開始。
天下眾生芸芸苦難,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幫助了以後,我們心無所著,明明覺覺還是繼續走在這條菩薩道路、在正道上,而且是在中道上。若能如此,我們才是真正的法身,德才真正已經學起來。
所以法就是方法,用什麼方法對眾生有幫助?對我們一點都沒有得失。所以八萬四千煩惱的眾生,我們要以八萬四千不同的方法去度化。
所以各位,從十回向,從第一、第二,已經到今天的第三,你們要一貫體會,這樣我們才能得到,具足常樂我淨的法身德,這個境界,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11/10/21 上午 08:27:25] 吳寶秀: hi
[2011/10/21 下午 09:53:45]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1 下午 09:56:21] Jaclyn Chiew 慈韶: 20111020《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三)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2-topic
[2011/10/21 下午 09:57:31 | Removed 下午 10:41:23] waynelin88: This message has been removed.
[2011/10/21 下午 09:58:33]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1 下午 10:00:13]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1 下午 10:01:01]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1 下午 10:01:31] pohjootan: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2-topic
[2011/10/21 下午 10:02:45 | Removed 下午 10:36:22] waynelin88: This message has been removed.
[2011/10/21 下午 10:06:29] Donna 慈瑾: 大家好!
[2011/10/21 下午 10:08:53] Jaclyn Chiew 慈韶: 敬愛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兄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恭請上人開示: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2-topic                             20111020《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三)
[2011/10/21 下午 10:10:23] Jaclyn Chiew 慈韶: Sorry! I can not see the host, whoever that can see each other, let's go ahead with the cultivation.
[2011/10/21 下午 10:26:39]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1 下午 10:28:36] Linda 慈諄: 迷者就是凡夫;
[2011/10/21 下午 10:28:42] pohjootan: <我們眾生與佛本來佛性平等,為何又有佛與凡夫的差別,只是在一個字,迷、迷者就是凡夫;覺、覺者就是諸佛,在這個迷與覺的分別而已。>
一念之差.. 佛性就在一念間
[2011/10/21 下午 10:31:11] pohjootan: 這一念間 您有醒覺 把習氣調伏好 這一念間 您的佛性就出現了 法身示現
[2011/10/21 下午 10:33:08] Donna 慈瑾: <凡夫與佛道的距離,就是要先經過「度化眾生」,從度化眾生開始發心。>  度化眾生,讓我想到倪銘均師兄的發心,把握時間,把握因緣,一次又一次的與大家分享。
[2011/10/21 下午 10:35:53] Linda 慈諄: 轉心念  轉心念是銘均師兄每一場都提出來 大家來發好的 心念吧
[2011/10/21 下午 10:35:57] 慈鎮: 今晚為止 我已經聽5場了 我也是不肯錯失此機會 因為實在太棒了 有如隨師
[2011/10/21 下午 10:36:0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33] Donna 慈瑾:
<<< 度化眾生,讓我想到倪銘均師兄的發心銘均師兄一直強調轉念的功夫 直入道心 很棒 !
大愛台就是方便方門之一 讓人從「始覺」開始
[2011/10/21 下午 10:36:54] pohjootan: 「始覺」:
聞法後有所覺悟
發願修行回歸佛性
[2011/10/21 下午 10:37:40] Donna 慈瑾: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35] 慈鎮:
<<< 今晚為止 我已經聽5場了掌聲鼓勵 鼓勵
[2011/10/21 下午 10:38:16] felixchangfelixchang: (clap)
[2011/10/21 下午 10:38:55] Jaclyn Chiew 慈韶: 凡夫與佛道的距離是起點到終點,而這中間就要先經過「度化眾生」,從度化眾生開始發心。這條遙遠的道路開始走,方向一點不能偏差,就是要行於正中道。倪銘均師兄的轉念功夫要學,要用,更要教小孩。
[2011/10/21 下午 10:39:53] Donna 慈瑾: 今天早上聽銘均師兄分享的一段,很發人深省: 如果沒有時時刻刻在感恩中,如果沒有時時刻刻在懺悔中,如何能夠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呢?
[2011/10/21 下午 10:40:5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36] pohjootan:
<<< 發願修行回歸佛性從黑道出身的洪師兄身上 看到佛性常住... 只要把迷轉覺 黑道大哥也有捐一百萬的.. 所以 要先經過「度化眾生」,從度化眾生開始發心。
[2011/10/21 下午 10:43:01] Linda 慈諄: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39] Donna 慈瑾:
<<< 如果沒有時時刻刻在感恩中,如果沒有時時刻刻在懺悔中,如何能夠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呢?確時是如此
[2011/10/21 下午 10:43:31] Linda 慈諄: 感恩
[2011/10/21 下午 10:45:48] pohjootan: 慈濟四大八印 感動的事 讓人人感恩 也自我懺悔 這就是..
心能由色而啟悟,所以說「色心不二」
[2011/10/21 下午 10:49:04] pohjootan: < 得和德,你去學,學了之後有心得,有心得之後你要身體力行,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你所顯現出來的人格,這稱為「德」,就是你所得的。>
更簡單的...
<我們修行,是要把我們不好的習氣,將它好好修持,將不好的去掉,好的我們拿來利用,這叫做法。所以若是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叫做德。>
[2011/10/21 下午 10:49:39] Linda 慈諄: 11pm tonight don't forget see 萬方SG及潘麗麗SG 受訪, 要提早祈禱嗎?
[2011/10/21 下午 10:50:07] pohjootan: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49] Linda 慈諄:
<<< 要提早祈禱嗎?OK !
[2011/10/21 下午 10:52:18] tzu.du: [2011年10月21日 下午 10:31] pohjootan:
<<< 把習氣調伏好除了調伏 修正習氣 還須悲智平行 慈悲入人群 智慧入自心 共勉之
[2011/10/21 下午 10:53:08] Linda 慈諄: 聞法後真要有所覺悟 懺悔 真懺悔
[2011/10/21 下午 10:53:15] pohjootan: 世間名利地位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會在我心裡起煩惱,這叫做常樂我淨。這樣稱作「法身德」。
有德行的人 都有謙卑的法身 法入心
[2011/10/21 下午 10:53:25] pohjootan: 一分鐘
[2011/10/21 下午 10:53:26] 慈鎮: 世間名利地位對我來說,一點都不會在我心裡起煩惱,這叫做常樂我淨。這樣稱作「法身德」。      〈多少人做得到?〉..
[2011/10/21 下午 10:54:38]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師兄姊大家好
[2011/10/21 下午 10:54:43]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1 下午 10:56:0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2011年10月21日 上午 08:27] 吳寶秀:
<<< hiHi! :)
[2011/10/21 下午 11:00:08] pohjootan: 唸「懺悔文」、「回向偈」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1 下午 11:00:43] pohjootan: 親愛的上人晚安  各位家人晚安
[2011/10/21 下午 11:00:56]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1 下午 11:01:15] 慈鎮: 感恩大家 大家晚安
[2011/10/21 下午 11:23:16] Sally Wei 慈漪: good night!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20111020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19《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二)

【證嚴上人開示】
十回向行之二
正顯中道 歸趣本覺
回入法身 無能壞者
名不壞回向

我們在十回向行中,第二就是「正顯中道」,我們學佛就是走在一條大路上,「這條大路直,大道路直故」,這句話常常對大家說。
《無量義經》經文中,一直提醒我們,我們行菩薩道,是走在這條大直道中,我們一點都不能偏差,不能偏差,所以這叫做中道。
因為世間有很多陷阱,這些陷阱就是在事相,和我們的心相。外面的事叫做塵;過去我們也說:六根、六塵、六識,這三樣合起來,會引誘我們走入迷途。所以這裡還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道路不能偏差。因為外面的境界,就是生滅不定,所以也是常常說「無常苦空」。
菩薩道是大直道
行於其上
不可有絲毫偏差
人之六根易感受六塵
使六識受染著
落入世間種種陷阱
故應常思
無常、苦、空之理

有的人聽法就認為:「是啊!人間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假合的!既然假合、既然無常、既然幻化,我還要認真什麼?」就這樣讓它鬆散掉。
也有一些人,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會想到明天嗎?沒有明天。這個沒有明天,對我們修行者是無常的警惕,生命在無常在呼吸間,我們要殷勤精進,那就對了!我們要殷勤精進,而且要常常警惕我們的心,舉手動作無不是業。
是善業?是惡業?你做對的事就是善業,善業就是結好緣、造福業,這也是舉手動作中所做的;也是從內心發一念心,方向正確,這就是結好緣、做好事,是在一條菩薩康莊的道路。
要是較偏激的人的想法:「哪有明天?不必為明天想太多。今為什麼要那麼辛苦?不必做!」看,有多少人遊手好閒,日日懵懵懂懂過日子。
更偏激的人:「什麼都是假的,我何必去做好事?作惡哪有什麼可畏的地方?」盡我所欲,這個世間的惡人就會很多了,世間的次序就亂了。
所以這種「無常、空、假」,這些名詞如果用在不妥當的地方,差毫釐失千里,就起惡念、造惡業,就亂了人間,亂了人倫,亂了德。
對無常、苦、空等名詞
不但要有正確的理解
也要妥善運用
否則差毫釐即失千里
起惡念造惡業
就亂了人間
亂了人倫道德

所以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我們要好好知道,事事要現出中道。意思就是:我們的思想要正確,我們學法要學得真正有所付出,我們要覺無為而行有為道。
無為就是清淨的本性,我們要知道這念清淨的本性,是如來真如的法性。我們超俗、能夠超凡,非常乾淨的心,所以以出世的精神,要去做入世的志業,所以我們一定要入群處眾。
我們若能入群處眾,但是我們要覺悟,人人有與佛同等、清淨無染的本性,我們就不要讓人群中的事事物物,再污染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用清淨心,立在人群中,為人群而付出。
學法要學得正
要覺「無為」
而行「有為」道
「無為」
就是清淨的真如法性
「有為」
就是入群處眾去付出


世間苦難偏多,所以我們要入眾救濟眾生,所以我們不能執斷、不能執空。
我們要知道因果觀念,這一定是有,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因緣果報是生生世世不斷的。
知道無常,不必執著,世間沒什麼永恆,是我們所擁有的。所以常常說,富難過三代,貧不一定過下一代。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為子孫留福德,不要為子孫留財產。這就是古人,也是佛陀教育我們的,我們要去用,有的物品,我們要用在有益人群的地方。這就是教導我們要知因果、要惜因緣、要造福德,就是在這裡。
所以我們若是一點偏差,我們就亂了,差毫釐失千里。
所以這段文字中說,正顯中道。就是正確,我們走得正,才能在我們的教法中,顯出因緣果報,能夠現出凡夫與佛的境界;這條道路就是菩薩道,就是中道。我們應該要有這樣十分顯然,帶人走入中道。
所以下面說:「歸趣本覺,回入法身。」我們要走在這條中道,才能歸趣本覺。昨天不是說過了,菩薩道就像一個運動場,你從起點,人人、眾生有與如來同等清淨的本性,只是一念無明,所以開始跑了,但是跑得偏差,就脫離跑道了。但是我們再回歸本性,開始要回到這裡,我們要一生一世不斷接棒,一站一站一直隨著跑道,回到本位。
就是這個跑道就是菩薩道、修行的過程。依照佛陀指示我們的路走過來,回到本覺,就是清淨無染寂光土的地方。
「回入法身」我們的法身是清淨無染的,我們的法身好像淨水一樣,放在圓的東西,這個水在圓的器具裡面,你去看,水是圓的、還是清的!你用長的東西去裝,水是長的也是清的!無論是什麼形,這個清水,不論是就方、就圓,放在什麼樣的器具、型態,都是一樣。
這就是表示,我們人人有與佛一樣的,清淨本覺的智慧;入群中,入群眾之中,隨群眾型態,我們還是不壞。
處群入眾,去為人間付出,人間的苦難我們要去付出,在什麼苦難中,都不染著我們的心。所以慈濟人看到大家做得,用世間的名詞來說是辛苦,但是慈濟人很甘願,是幸福、是美滿,轉苦為福,沒有苦、有福,他去做,做得對,很甘願,所以不壞。
不會說:「我做得這麼累,我到底是為什麼做?」去計較「我是幫助你的,我是協助你的,你怎麼沒來感恩我?」沒有,不去想這些,也不去計較這些,所以不計較他就沒煩惱了;也不分這個工作有什麼地位?也沒有。大家甘願做,歡喜就好,能夠幫助人,人若得救就好!
我們能用很多方法去付出,這就是佛菩薩的中道。這個中道,必定要我們很用心去付出,所以歸本覺,佛心回入法身,那就是菩薩道、方法。我們用種種的智慧,清淨無染的智慧就做法身,我們若能用清淨無染的智慧,用方法去付出。如此處眾入群,不會壞我們的心,也不會讓我們的心有污染,也不會讓我們的心起煩惱,所得到的就是法喜,法喜充滿。
若能用清淨無染的智慧
入群處眾為人間付出
就不會讓心受污染
道心常存
所得到的歡喜就是法喜

本覺,回歸本覺再做一段解釋,就是「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源」。我們眾生自性的心源,這些剛才說過了,如來清淨的本性你我都有,我們人人都有。所以一切眾生的自性,是清淨心源。
「離於妄念,即寂而照」這個妄念就是使我們無明,這個無明妄念,我們要時時掃除,所以我們一定要先離開一切妄念。
你們每天早上課誦,《般若心經》裡面,不是這麼說嗎?「遠離顛倒亂想!」對,就是要遠離!這個妄念、妄想,就是一個顛倒,人生顛倒的事情,大家想要享受享受。其實享受同時是在消福!大家為所欲為,一時的快樂,其實是造惡業!這都是顛倒夢想。
夢想的心去做顛倒的因;所以我們一定要很謹慎,我們要遠離妄念,才能將無明去除,我們的心就能很寂靜;我們的心若寂靜,智慧的光明就照耀出來。
所以「即寂而照」,心十分寂靜,所以「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我們若能智慧照耀起來,好像「日現正中」。日,中午的時候,太陽在中間,你看什麼地方照不到呢?哪怕是高山的谷底,一樣照到,所以「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只是一個太陽就能遍照大地,日正當中,就像我們的智慧升高起來,我們若有智慧,用你的愛,你可以普遍在全球。
你看,現在全球苦難的人有多少?我們在這裡是這麼安靜平安;我們要知道,另外一個地方已經開始,為苦難的眾生付出。所以我們要常常很感恩,因為我們啟發了如佛陀真如清淨無染的智慧,所以我們能把法普遍在全球,不同的國土,但是不同的時間,同樣一種心為苦難人在付出,所以這叫做「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所以這叫做「本覺」。
「法界一相」就是,在法界中,我們說了很多的法,其實總歸一項,就是「清淨無染」;真正圓具光明的智慧,就是如來的本性。所以人人都是一樣,和如來有平等的法身,你、我、佛,我們都是平等的,那分清淨無染的法身。
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源
離於妄念
即寂而照
等虛空界
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故名本覺

所以要時時保持我們的心,這念本覺的實相,那就是清淨。我們若能常常遠離妄念,時時刻刻舉手動足,都不要讓無明妄念產生出來;一念偏差,我們的動作就步步錯誤。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2011/10/20 下午 02:54:57] 吳寶秀: hi
[2011/10/20 下午 09:57:18]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0/20 下午 09:59:08] pohjootan: 這幾天陪伴吳師兄到Portland, Seattle, 之後 又到社區等 所以無法上線 抱歉 !
[2011/10/20 下午 09:59:17]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0/20 下午 10:00:46] susanwang1960: 敬愛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0 下午 10:01:42] susanwang1960: 三問訊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兄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0/20 下午 10:02:40] susanwang1960: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60-topic
[2011/10/20 下午 10:12:28] Linda 慈諄: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20 下午 10:25:47]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0 下午 10:27:46] susanwang1960: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0/20 下午 10:28:46] susanwang1960: 寶如師兄,幸福了!
[2011/10/20 下午 10:29:24] susanwang1960: "我們行菩薩道,是走在這條大直道中,我們一點都不能偏差,不能偏差,所以這叫做中道。"感恩上人一直慈示我們修行不偏兩邊,苦修或樂修。
[2011/10/20 下午 10:30:16]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20 下午 10:30:35] Jaclyn Chiew 慈韶: can anyone qoute me
[2011/10/20 下午 10:32:42] pohjootan:
<因為世間有很多陷阱,這些陷阱就是在事相,和我們的心相。外面的事叫做塵;過去我們也說:六根、六塵、六識,這三樣合起來,會引誘我們走入迷途 >
世間的事相 如果心不純淨 不在道中 很危險
[2011/10/20 下午 10:33:02] susanwang1960: "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會想到明天嗎?"環視周遭確實有一些人,是以如此的心態過日子,還真為他們擔憂。
[2011/10/20 下午 10:34:57] Donna 慈瑾: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29] Jaclyn Chiew 慈韶:
<<< test
can anyone qoute me
[2011/10/20 下午 10:34:59] pohjootan: <這個沒有明天,對我們修行者是無常的警惕,生命在無常在呼吸間,我們要殷勤精進 警惕我們的心,舉手動作無不是業。>
沒有明天 是警場 精進
不是放鬆 造業
[2011/10/20 下午 10:35:21] Sally Wei 慈漪: On 10/20/11, at 10:34 PM, Donna 慈瑾 wrote:
> [10:29:32 PM]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
> can anyone qoute me
>
>
>
> <<<
We can see you
[2011/10/20 下午 10:36:25] Shirley慈泱:
On 10/20/11, at 10:25 PM, Jaclyn Chiew 慈韶 wrote:
> test
[2011/10/20 下午 10:36:46] susanwang1960: "方向正確,這就是結好緣、做好事,是在一條菩薩康莊的道路。"感恩上人締造慈濟世界,讓我們走在菩薩康莊大道。
[2011/10/20 下午 10:39:24] Shirley慈泱: 想到如果今天是在這世上最後一天,有什麼是我最遺憾的,那就是沒有多愛別人一點,沒有更認真修行。沒有明天是很大的警惕。
[2011/10/20 下午 10:39:32] Donna 慈瑾: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32] susanwang1960:
<<< "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會想到明天嗎?"環視周遭確實有一些人,是以如此的心態過日子,還真為他們擔憂。沒有因果觀念,沒有輪迴觀念,就會今朝有酒今朝醉。今天倪銘均師兄說: "送人水果? 送什麼最好?" 有人說 "蘋果,因為平安!" 有人說 "橘子, 因為吉祥" 倪師兄說: "要送因果!"  "要送因果觀念!"  讓人了解因果觀念,可以淨化人心。
[2011/10/20 下午 10:39:35] susanwang1960: "對無常、苦、空等名詞 不但要有正確的理解 也要妥善運用 否則差毫釐即失千里 起惡念造惡業 就亂了人間 亂了人倫道德"社會失序,就是人們對無常、苦、空不能透徹的理解;靜思弟子責任重大,肩負傳道弘法,淨化人心的使命。
[2011/10/20 下午 10:40:36] Shirley慈泱: 「我們不要讓人群中的事事物物,污染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用清淨心,立在人群中,為人群而付出。」要時時檢查自己的心是否乾淨。
[2011/10/20 下午 10:41:20] pohjootan: <更偏激的人:「什麼都是假的,我何必去做好事?作惡哪有什麼可畏的地方?」盡我所欲,這個世間的惡人就會很多了,世間的次序就亂了。>
所以這種「無常、空、假」,這些名詞如果用在不妥當的地方,差毫釐失 !
星期三會所共修就遇到大眾問類似的問題 用上人在晨語的故事分享 還真讓她有所領悟 也沒有讓上人漏氣 好險 ! 大家在社區導讀 要多用心 要把佛法生活化 讓人聽懂 !
[2011/10/20 下午 10:42:48] Shuchuan Wang: "我們的思想要正確,我們學法要學得真正有所付出,我們要覺無為而行有為道。"感恩上人慈示中道的真實意,讓靜思弟子有正確的方向前進。
[2011/10/20 下午 10:42:56] Shirley慈泱: 可以分享一下是什麼故事嗎?
[2011/10/20 下午 10:43:17] Shirley慈泱: 請問寶如師兄
[2011/10/20 下午 10:44:06]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40] Shirley慈泱:
<<< 心是否乾淨。真的 ! 心要乾淨 不然好的事情也變成是非
[2011/10/20 下午 10:44:22] Shuchuan Wang: "學法要學得正 要覺「無為」 而行「有為」道 「無為」 就是清淨的真如法性 「有為」 就是入群處眾去付出"
[2011/10/20 下午 10:45:20]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42] Shirley慈泱:
<<< 可以分享一下是什麼故事嗎?
請問寶如師兄蠻長的故事 這倆天 會把分享寄給大家..
[2011/10/20 下午 10:46:34] Shuchuan Wang: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為子孫留福德,不要為子孫留財產。"在美國看到許多富豪人家的遺囑,把大部份的遺產捐給慈善機構,而不是通通留給子孫,對他們的善行感到無比的敬佩!
[2011/10/20 下午 10:47:58]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44] Shuchuan Wang:
<<< 「無為」 就是清淨的真如法性 「有為」 就是入群處眾去付出"聽了上人解釋這倆句熟悉佛法 更顯出上人生活化的智慧 法脈宗門
[2011/10/20 下午 10:48:40] Shuchuan Wang: "人人、眾生有與如來同等清淨的本性,只是一念無明,所以開始跑了,但是跑得偏差,就脫離跑道了。"
[2011/10/20 下午 10:51:27]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46] Shuchuan Wang:
<<<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為子孫留福德,不要為子孫留財產。也間物 五家共有 成住壞空 唯有中道 結好緣、造福業 才是永恆慧命的道糧
[2011/10/20 下午 10:53:48] Shuchuan Wang: "若能用清淨無染的智慧 入群處眾為人間付出 就不會讓心受污染 道心常存 所得到的歡喜就是法喜"做慈濟事愈做愈歡喜。
[2011/10/20 下午 10:54:42] pohjootan: <我們人人有與佛一樣的,清淨本覺的智慧;入群眾之中,隨群眾型態,我們還是不壞。人間的苦難我們要去付出,在什麼苦難中,都不染著我們的心 >
這就是中道 以清淨法脈入人群 !
[2011/10/20 下午 10:56:32]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53] Shuchuan Wang:
<<< 做慈濟事愈做愈歡喜。一定要用無私 清淨心去做 才能得法喜 這就是中道 大直道 不偏不移
[2011/10/20 下午 10:58:14] Shuchuan Wang: "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源 離於妄念 即寂而照 等虛空界 無所不遍 法界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故名本覺"
[2011/10/20 下午 10:59:32] pohjootan: <慈濟人看到大家做得,用世間的名詞來說是辛苦,但是慈濟人很甘願,是幸福、是美滿,轉苦為福 >
這條道路就是菩薩道,就是中道。我們應該要有這樣十分顯然,帶人走入中道..  師兄姊都要自勉有中道的思惟 都人入正法 佛法的本懷 大直道
[2011/10/20 下午 11:00:19] Shuchuan Wang: 一分鐘
[2011/10/20 下午 11:00:39] pohjootan: [2011年10月20日 下午 10:59] waynelin88:
<<< 銘均師兄今晚11:00 PM KTSF訪談!!大家記得看
[2011/10/20 下午 11:01:08] Donna 慈瑾: 感恩提醒
[2011/10/20 下午 11:01:46] pohjootan: 因為我們啟發了如佛陀真如清淨無染的智慧,所以我們能把法普遍在全球
,不同的國土,但是不同的時間,同樣一種心為苦難人在付出,所以這叫做「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很棒的詮釋
[2011/10/20 下午 11:02:04] Shuchuan Wang: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20 下午 11:08:19] Shuchuan Wang: 唸「懺悔文」、「回向偈」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2011/10/20 下午 11:08:45] Shuchuan Wang: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2011/10/20 下午 11:09:06] pohjootan: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0/20 下午 11:09:36]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20 下午 11:10:14]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20111019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018《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一)

【證嚴上人開示】
心和境在一處,是否大家都能靜謐輕安?不論是單獨一個人時,或是在群眾中,我們的心都是清淨一如,有這樣的境界嗎?這就是我們常常要自我測驗。
所以學佛,要常常向自己問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不是時時真如一致?真,就是不假,修行要修真的,不假。我們是不是從源頭那念心開始,源頭那念心就是佛心,所以我們人人要學佛,真的要先學得佛心。我們要將污染無明,一個一個去除、一層一層擦拭乾淨,現在開始就要下很大的功夫。我們才能再回歸那念清淨本性,這種真如一體。
所以我們一路一直下來,從十信、十住、十行,一直走到十回向。
六行:
1 十信行 2 十住行
3 十行行 4 十回向行
5 十地行 6 等覺行

十回向的意思就是「回小向大」。要回小向大,第一項就是要化度眾生。
化度眾生就是要入群處眾,在人群中很複雜,是非多、煩惱更多。要怎麼辦呢?第一個方法就是要:
十回向行之一
離眾生相
回無為心
向涅槃道
名救護一切眾生
離眾生相回向

你既然要救護眾生,一定要離眾生相,在無著行中,我們也是說過了,佛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他一定要離開一切相,就是要那樣的無執著。
所以我們也要學,看到眾生形形色色,有的人如果和我們比較無緣,光是看到我們就起煩惱了,我們既然要行菩薩道,將讓我們起煩惱的人的形相,我們轉一個悲心,可憐啊!悲憫他吧!悲心生起了,包容的心就擴大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離眾生相,無緣的人,我們不要去分別他,讓我們看到就是不歡喜,因為我們的大悲心生起了;但是若和我們有緣的,有緣的我們是不是很愛?對,一樣愛,但是不要偏愛,我們若是佔有偏愛,這也同樣是眾生相。
分別這是我有緣的、我愛的,不擇手段就是要愛到,這也是眾生相。
煩惱的心、貪念的心、無緣的人,我們就一直要排斥掉,這也是眾生相。這叫做惱恨心。
所以我們應該沒有惱恨心,也沒有貪著的心,這就是清淨佛心,叫做「無為心」。
對無緣的人
不起排斥惱恨心
對有緣之人
也不貪著執愛
不著眾生相的清淨佛心
就是「無為心」

這就是我們要學佛,常常要把我們的心顧好,無所謂。我們常常聽到,無所謂。「這樣你是不是損失很大?」
「無所謂啦!」
「那個人過去你對他這麼好,現在怎麼對你這樣?」
「無所謂啦!」
這不就是無著嗎?這樣無著、無煩惱,這叫做無著心,就是清淨的心。
佛陀就是抱持著清淨的本性,所以他才能開啟無上的智慧;他才能在娑婆世界,為剛強眾生的教主。
所以我們要「離眾生相,回無為心」,就要清淨如佛的心一樣,那種無著無所為「向涅槃道」,這樣我們的心才能永遠寂清。
這個涅槃,有的人會以為涅槃是不是往生了?不是,涅槃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們的心靜寂,稱作「寂光土」;就是心很寂靜的境地,所以叫做寂光土。其實是很恬靜、很寂然,無動寂光的境界,這叫做「涅槃道」。
心很寂靜
稱作「寂光土」
恬靜、寂然
無動的寂光境界
就叫做「涅槃道」

我們若有這樣的心態,才是真正「名救護一切眾生」,我們要救護一切眾生,一定要我們的心很清淨,我們要無所為、無所著,離眾生相,我們才不會隨著眾生沉浮、隨眾生喜怒哀樂,那實在是很痛苦。仇恨情深,牽扯不清很痛苦。
所以過去我們用種種的方法,要如何建立我們的道心?我們已經把自己的路鋪開了,現在應該好好走,走這條菩薩道。所以離眾生相的回向,這叫做回向,就是回小向大的意思。
再說「回」即「回轉」。常常和大家說:「運動員跑在跑道上,實在是圓的;我們若是看到他們的接力賽也是一樣。那個道理和我們眾生分段生死,一段、一段一般。所以無法從凡夫現在修行,一下子就到原點了。」
常常和大家說:「佛陀以身作則,用身教來示範讓我們看,他開始發心的時候,他也要現相,從凡夫開始。」
所以你若進入佛經經藏中,我們能常常看到佛陀在人間,現不同的身分來啟發道心。其實這個道心他本來就有,只是要教我們,所以化理為事、化無形成為有相,這無非就是要教我們,所以叫做回轉。
回轉的意思,起點很正確,我們從這個起點開始起跑。
同樣,你看,佛雖說是佛,他在人間就是化人間的形相,八十歲入滅,是不是一直都在寂光土裡面呢?
剛才說涅槃、寂光的境地,這是一個心靈的境界。是佛陀、他是人間導師、三界慈父、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絕對不捨離娑婆,所以他會再倒駕慈航,不斷、不斷再回人間。這也是常常和大家分享的話,所以回就是回轉。他八十歲入滅,但是還是再來人間,不知經過幾次了!
有的人就說,是不是生生世世都是八十歲?和你們說,不是。說不定他現童子身、嬰兒身。就像我們如果去嬰兒室,看到保溫相裡面一個小小的,讓我們看了,「恭喜!生小孩很歡喜!為這個孩子祝福。」
但是同樣在保溫箱裡,也說:「唉喲,怎麼這麼可憐,怎麼會生出來就是這樣?」人生苦,說不定那個相也是一樣,呈現出來,以短暫的生命,用苦難的形象來啟發,任何一個人看到這樣的形態,啟發他的心有一分覺悟,這叫做「隨分覺」。若有人為了這件事,我看到,我覺悟了。人生就是這樣,這也是在現相示現。
所以我們常常說:「我們要以感恩心,面對苦難的眾生。」意思也是這樣。
人人都是佛,若是在苦難的人群裡,我們去付出、去救濟,我們常常都不說救濟,有時都說是去幫助,或是向感恩戶付出愛。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的,在芸芸眾生中,說不定佛陀現身在苦難中,讓我們有機會、讓我們去付出,這也是叫做教育。所以,苦難的眾生,也是修行人的老師。
就像醫師說「以病為師。」師父常常跟他們說,病就是我們的老師。你們在病人身上學到了很多。對!以病為師。
所以人人不論是什麼時候,都是在教育我們。不論什麼時候這段人生結束,再來生,換一個形相再來,只要這念清淨無染的心,永遠存在;無論什麼形相。
所以回小向大,就是不斷這樣在轉、這樣在轉;所以叫做回轉。
不論何時
只要清淨無染的心永存
就能從原點起跑
這叫做回轉

常常說,不為這一生,我們也要為來生。不為這一生,就是說我們若願意付出,有的人就說:「我年紀這麼大了,我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來生再來修行!」
不行,你不為這一生,也要為來生那一世;你不為來生種一個因,你說,這一輩子年紀太大了;這一生太忙了;等到來生再修。來生,你若不在這一生種因,來生哪有那分緣能進來呢?
所以我們做就對了;修就是了。不為來生,也為今生。這也叫做回轉,這一生再回到來生。
但是所說的回轉,你們要聽清楚,佛陀那分清淨無為、無染著的心,雖然起點要一步一步走,要向前前進,回過來修行。就是回到我們的原點,這個原點就是無污染,這分清淨無為、無染著。這叫做回轉。
回轉回到這個地方,那就是佛心、菩薩志;就是趣向。還是眾生未度盡,永遠都不離開娑婆,這就是我們的趣向。
起大悲之心
救度眾生
回轉十行之善
向於三處

從這段文字我們就能知道,就是為眾生,我們不斷、不斷去修善行;在修行中,我們向於三處。
三處就是三個地方,我們的心到底要向什麼地方?
第一就是「真如實際是所證。」我們要追求的趣向,就是真如實際的本地。就是我們發心發願,我們的趣向。
第二是「無上菩提是所求。」
我們趣向的目標,所證的是真如。真如實地就是我們所要證的,要證到這個境界,我們就是要求菩提,所以說:「無上菩提是所求。」
菩提就是道,大家都知道,你要到終點一定要走這條路,所以「無上菩提是所求。」
「一切眾生是所度」。
菩提道就是要度眾生,如果沒有去度眾生、沒有去利益人群,就不算行菩薩道了。這就是我們學佛,真的說來就是真的這麼簡單,沒有離開人間的生活,沒有離開這念清淨的本性。
用這念清淨、無求、無所著、無所住的心,我們發自這念清淨的心去行菩薩道,我們就是要去救濟眾生。
真如實際是所證
無上菩提是所求
一切眾生是所度

各位,學佛我們要學得這念不迷失的心,就是保持這麼清淨、無污染的清淨心。我們人人應該走在菩薩所行的道路上,人人應該要發心立願,處眾在眾生群中,眾生所住的地方。
所以釋迦牟尼佛,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永遠不捨離剛強的眾生。
所以,各位,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11/10/19 上午 06:40:03] 吳寶秀: hi
[2011/10/19 下午 10:13:00] Shuchuan Wang: 【證嚴上人開示】 十回向行之二 正顯中道 歸趣本覺 回入法身 無能壞者 名不壞回向 我們在十回向行中,第二就是「正顯中道」,我們學佛就是走在一條大路上,「這條大路直,大道路直故」,這句話常常對大家說。 《無量義經》經文中,一直提醒我們,我們行菩薩道,是走在這條大直道中,我們一點都不能偏差,不能偏差,所以這叫做中道。 因為世間有很多陷阱,這些陷阱就是在事相,和我們的心相。外面的事叫做塵;過去我們也說:六根、六塵、六識,這三樣合起來,會引誘我們走入迷途。所以這裡還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道路不能偏差。因為外面的境界,就是生滅不定,所以也是常常說「無常苦空」。 菩薩道是大直道 行於其上 不可有絲毫偏差 人之六根易感受六塵 使六識受染著 落入世間種種陷阱 故應常思 無常、苦、空之理 有的人聽法就認為:「是啊!人間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假合的!既然假合、既然無常、既然幻化,我還要認真什麼?」就這樣讓它鬆散掉。 也有一些人,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會想到明天嗎?沒有明天。這個沒有明天,對我們修行者是無常的警惕,生命在無常在呼吸間,我們要殷勤精進,那就對了!我們要殷勤精進,而且要常常警惕我們的心,舉手動作無不是業。 是善業?是惡業?你做對的事就是善業,善業就是結好緣、造福業,這也是舉手動作中所做的;也是從內心發一念心,方向正確,這就是結好緣、做好事,是在一條菩薩康莊的道路。 要是較偏激的人的想法:「哪有明天?不必為明天想太多。今為什麼要那麼辛苦?不必做!」看,有多少人遊手好閒,日日懵懵懂懂過日子。 更偏激的人:「什麼都是假的,我何必去做好事?作惡哪有什麼可畏的地方?」盡我所欲,這個世間的惡人就會很多了,世間的次序就亂了。 所以這種「無常、空、假」,這些名詞如果用在不妥當的地方,差毫釐失千里,就起惡念、造惡業,就亂了人間,亂了人倫,亂了德。 對無常、苦、空等名詞 不但要有正確的理解 也要妥善運用 否則差毫釐即失千里 起惡念造惡業 就亂了人間 亂了人倫道德 所以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我們要好好知道,事事要現出中道。意思就是:我們的思想要正確,我們學法要學得真正有所付出,我們要覺無為而行有為道。 無為就是清淨的本性,我們要知道這念清淨的本性,是如來真如的法性。我們超俗、能夠超凡,非常乾淨的心,所以以出世的精神,要去做入世的志業,所以我們一定要入群處眾。 我們若能入群處眾,但是我們要覺悟,人人有與佛同等、清淨無染的本性,我們就不要讓人群中的事事物物,再污染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要用清淨心,立在人群中,為人群而付出。 學法要學得正 要覺「無為」 而行「有為」道 「無為」 就是清淨的真如法性 「有為」 就是入群處眾去付出  世間苦難偏多,所以我們要入眾救濟眾生,所以我們不能執斷、不能執空。 我們要知道因果觀念,這一定是有,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因緣果報是生生世世不斷的。 知道無常,不必執著,世間沒什麼永恆,是我們所擁有的。所以常常說,富難過三代,貧不一定過下一代。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為子孫留福德,不要為子孫留財產。這就是古人,也是佛陀教育我們的,我們要去用,有的物品,我們要用在有益人群的地方。這就是教導我們要知因果、要惜因緣、要造福德,就是在這裡。  所以我們若是一點偏差,我們就亂了,差毫釐失千里。 所以這段文字中說,正顯中道。就是正確,我們走得正,才能在我們的教法中,顯出因緣果報,能夠現出凡夫與佛的境界;這條道路就是菩薩道,就是中道。我們應該要有這樣十分顯然,帶人走入中道。 所以下面說:「歸趣本覺,回入法身。」我們要走在這條中道,才能歸趣本覺。昨天不是說過了,菩薩道就像一個運動場,你從起點,人人、眾生有與如來同等清淨的本性,只是一念無明,所以開始跑了,但是跑得偏差,就脫離跑道了。但是我們再回歸本性,開始要回到這裡,我們要一生一世不斷接棒,一站一站一直隨著跑道,回到本位。 就是這個跑道就是菩薩道、修行的過程。依照佛陀指示我們的路走過來,回到本覺,就是清淨無染寂光土的地方。 「回入法身」我們的法身是清淨無染的,我們的法身好像淨水一樣,放在圓的東西,這個水在圓的器具裡面,你去看,水是圓的、還是清的!你用長的東西去裝,水是長的也是清的!無論是什麼形,這個清水,不論是就方、就圓,放在什麼樣的器具、型態,都是一樣。 這就是表示,我們人人有與佛一樣的,清淨本覺的智慧;入群中,入群眾之中,隨群眾型態,我們還是不壞。 處群入眾,去為人間付出,人間的苦難我們要去付出,在什麼苦難中,都不染著我們的心。所以慈濟人看到大家做得,用世間的名詞來說是辛苦,但是慈濟人很甘願,是幸福、是美滿,轉苦為福,沒有苦、有福,他去做,做得對,很甘願,所以不壞。 不會說:「我做得這麼累,我到底是為什麼做?」去計較「我是幫助你的,我是協助你的,你怎麼沒來感恩我?」沒有,不去想這些,也不去計較這些,所以不計較他就沒煩惱了;也不分這個工作有什麼地位?也沒有。大家甘願做,歡喜就好,能夠幫助人,人若得救就好!  我們能用很多方法去付出,這就是佛菩薩的中道。這個中道,必定要我們很用心去付出,所以歸本覺,佛心回入法身,那就是菩薩道、方法。我們用種種的智慧,清淨無染的智慧就做法身,我們若能用清淨無染的智慧,用方法去付出。如此處眾入群,不會壞我們的心,也不會讓我們的心有污染,也不會讓我們的心起煩惱,所得到的就是法喜,法喜充滿。 若能用清淨無染的智慧 入群處眾為人間付出 就不會讓心受污染 道心常存 所得到的歡喜就是法喜 本覺,回歸本覺再做一段解釋,就是「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心源」。我們眾生自性的心源,這些剛才說過了,如來清淨的本性你我都有,我們人人都有。所以一切眾生的自性,是清淨心源。 「離於妄念,即寂而照」這個妄念就是使我們無明,這個無明妄念,我們要時時掃除,所以我們一定要先離開一切妄念。 你們每天早上課誦,《般若心經》裡面,不是這麼說嗎?「遠離顛倒亂想!」對,就是要遠離!這個妄念、妄想,就是一個顛倒,人生顛倒的事情,大家想要享受享受。其實享受同時是在消福!大家為所欲為,一時的快樂,其實是造惡業!這都是顛倒夢想。 夢想的心去做顛倒的因;所以我們一定要很謹慎,我們要遠離妄念,才能將無明去除,我們的心就
[2011/10/19 下午 10:16:28] Shuchuan Wang: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19 下午 10:16:41] Shuchuan Wang: Test
[2011/10/19 下午 10:16:58] Shuchuan Wang: Test again
[2011/10/19 下午 10:17:57] Shuchuan Wang: Hi
[2011/10/19 下午 10:23:19] Shuchuan Wang: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19 下午 10:26:45] Shuchuan Wang: Where is everyone?
[2011/10/19 下午 10:26:46] Sally Wei 慈漪: hello! test!
[2011/10/19 下午 10:28:49] Sally Wei 慈漪: On 10/19/11, at 10:26 PM, Shuchuan Wang wrote:
> Where is everyone?
Sister Shuchuan: you are the only one I see.
[2011/10/19 下午 10:29:42] Sally Wei 慈漪: Are we not in the loop?
[2011/10/19 下午 10:29:58] Shuchuan Wang: I only see you too.
[2011/10/19 下午 10:30:18]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0/19 下午 10:30:55] waynelin88:  10/19 藝人來到_歡迎茶會(Ni Ming-Jun, Wan Fang, and Pan Li-Li, from Taiwan will arrive bay area on 10/19)10/19 星期三  -- 7:30pm - 9:30 pm 歡迎茶會
[2011/10/19 下午 10:31:25] Sally Wei 慈漪: On 10/19/11, at 10:30 PM, Jaclyn Chiew 慈韶 wrote:
> test
Sister Jaclyn: Can you see me and Sister Shuchuan? Are we the only people?
[2011/10/19 下午 10:31:37] 慈瓏 - 北加州: I am here too.
[2011/10/19 下午 10:31:43] 慈瓏 - 北加州: what is our stuying topic?
[2011/10/19 下午 10:32:04] Shuchuan Wang: 10/18/11
[2011/10/19 下午 10:32:12] Jaclyn Chiew 慈韶: Yes
[2011/10/19 下午 10:32:44] Jaclyn Chiew 慈韶: Because many of bro. and sisters are traveling home from Tzu Chi office after the welcome party.
[2011/10/19 下午 10:33:44] Sally Wei 慈漪: 十回向行(ㄧ)
[2011/10/19 下午 10:34:00] Jaclyn Chiew 慈韶: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57-topic
[2011/10/19 下午 10:34:28] Jaclyn Chiew 慈韶: Please start sharing
[2011/10/19 下午 10:34:44] Shuchuan Wang: "學佛,要常常向自己問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是不是時時真如一致?真,就是不假,"
[2011/10/19 下午 10:36:10] Jaclyn Chiew 慈韶: 要常常自我測驗, 心有清淨一如的境界嗎?
[2011/10/19 下午 10:39:16] Shuchuan Wang: 是的,常常檢測自己,心是否被境轉了?
[2011/10/19 下午 10:41:38] Jaclyn Chiew 慈韶: 煩惱的心、貪念的心、無緣的人,我們就一直要排斥掉,這也是眾生相。這叫做惱恨心
[2011/10/19 下午 10:42:08] felixchangfelixchang: 剛從歡迎會回來
[2011/10/19 下午 10:42:33] Shuchuan Wang: "化度眾生就是要入群處眾,在人群中很複雜,是非多、煩惱更多。"我們是不是也跟著是非煩惱轉。
[2011/10/19 下午 10:42:49] Sally Wei 慈漪: 污染無明 要像剝洋蔥一樣 一層一層剝除
[2011/10/19 下午 10:42:56] Jaclyn Chiew 慈韶: 我們應該沒有惱恨心,也沒有貪著的心,這就是清淨佛心,叫做「無為心」。
It's hard to be totally沒有煩惱心
[2011/10/19 下午 10:43:52] Jaclyn Chiew 慈韶: 無著、無煩惱,叫無著心,就是清淨的心
[2011/10/19 下午 10:44:01] Shuchuan Wang: "悲心生起了,包容的心就擴大了。"放一座大海在心中
[2011/10/19 下午 10:45:11] waynelin88: 我們要以感恩心,面對苦難的眾生--人人都是佛,若是在苦難的人群裡,我們去付出、去救濟,我們常常都不說救濟,有時都說是去幫助,或是向感恩戶付出愛。
[2011/10/19 下午 10:45:14] Jaclyn Chiew 慈韶: 我們要「離眾生相,回無為心」,就要清淨如佛的心一樣,那種無著無所為「向涅槃道」,這樣我們的心才能永遠寂清。
High level cultivation, working hard on these.
[2011/10/19 下午 10:46:09] Shuchuan Wang: "涅槃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們的心靜寂,稱作「寂光土」;就是心很寂靜的境地,所以叫做寂光土。"涅槃真實義。
[2011/10/19 下午 10:46:22] Sally Wei 慈漪: 救護眾生 要離眾生相 真不簡單喲 我的眾生相+別人的眾生相 恩恩怨怨 糾葛不清 懺悔呀
[2011/10/19 下午 10:47:45] Jaclyn Chiew 慈韶: 這條菩薩道應該好好走。所以離眾生相的回向,就是回小向大的意思。
[2011/10/19 下午 10:48:34] waynelin88: 做就對了;修就是了。不為來生,也為今生!
[2011/10/19 下午 10:49:23] Sally Wei 慈漪: 沒錯!為今生和來生
[2011/10/19 下午 10:50:11] Shuchuan Wang: 回轉的意思,起點很正確,我們從這個起點開始起跑",不要找錯起跑點,否則會脫軌。
[2011/10/19 下午 10:51:55] Sally Wei 慈漪: On 10/19/11, at 10:46 PM, Shuchuan Wang wrote:
> "涅槃最大的意義,就是我們的心靜寂,稱作「寂光土」;就是心很寂靜的境地,所以叫做寂光土。"涅槃真實義。
今天 終於了解涅槃的真意 心靜寂 如如不動 心不隨境轉
[2011/10/19 下午 10:52:19] Leon 惟成  (San Jose): 大家好
[2011/10/19 下午 10:54:20] Leon 惟成  (San Jose): 上人今天的開示
很"靜思法脈"
不是理論 而是百分之百的修行
靜思弟子 都當入心入行
[2011/10/19 下午 10:55:40] Leon 惟成  (San Jose): "對無緣的人
不起排斥惱恨心
對有緣之人
也不貪著執愛 "
當我們轉不動的時候
我們要學習"回轉"
[2011/10/19 下午 10:56:04] Shuchuan Wang: 沒有任何妄想雜念生起,寂靜涅槃現前。
[2011/10/19 下午 10:57:53] Sally Wei 慈漪: 學習回轉 回無為心 是不是“初發心“?
[2011/10/19 下午 10:58:04]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10月19日 下午 10:52] Sally Wei 慈漪:
<<< 涅槃的真意 心靜寂 如如不動 心不隨境轉學習心的靜寂
[2011/10/19 下午 10:58:26] Shuchuan Wang: "以短暫的生命,用苦難的形象來啟發,任何一個人看到這樣的形態,啟發他的心有一分覺悟,這叫做「隨分覺」。""「我們要以感恩心,面對苦難的眾生。」"
[2011/10/19 下午 11:00:29] Leon 惟成  (San Jose): 惟成覺得是那分真誠清淨的初發心
"不論何時
 只要清淨無染的心永存
 就能從原點起跑
 這叫做回轉”
[2011/10/19 下午 11:01:18] Sally Wei 慈漪: 感恩惟成師兄
[2011/10/19 下午 11:01:44] Jaclyn Chiew 慈韶: 一分鐘
請祈禱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0/19 下午 11:01:47] Leon 惟成  (San Jose): 不敢 不敢 (sun)
[2011/10/19 下午 11:03:56] Shuchuan Wang: 回轉回到這個地方,那就是佛心、菩薩志;"
[2011/10/19 下午 11:07:37] Jaclyn Chiew 慈韶: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感恩 Skype & Yahoo
[2011/10/19 下午 11:09:10] Leon 惟成  (San Jose):
我們靜思弟子
不論處人 或做事
一定會有踢到鐵板的時後
如何自我省思
如何回小向大
如何回轉清淨
是我們修行成長的關鍵
我們不要被考倒了喔
看看自己有沒有失去了”歡喜心”
看看自己有沒有失去了慈濟人的輕安自在 (像吳隆盛師兄一樣)
我們共勉
[2011/10/19 下午 11:09:22] Shuchuan Wang: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0/19 下午 11:09:46] Leon 惟成  (San Jose): 大家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09:55] Leon 惟成  (San Jose): 上人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09:57]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10:42] Sally Wei 慈漪: 感恩 &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13:4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師兄姊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18:43]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感恩法親菩薩們的分享 大家晚安
[2011/10/19 下午 11:43:23] felixchangfelixchang: 好像多懂一些了, "回"是回轉, 回到清靜無為的佛心, 本心, "向"是趣向, 要 真如實際是所證, 無上菩提是所求, 一切眾生是所度, 所以回小向大的"小"是小我, 自我的本心, 是向內求的, "大"是大我, 是一切眾生, 是向外努力的方向 !
[2011/10/19 下午 11:43:37]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