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20111112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111《法譬如水》六行~十地行(七)

【證嚴上人開示】
十地行,一地一地的向前走,現在是第七地,叫做「遠行地」。
遠行地就是:
十地行之七「遠行地」
謂真如之境 廣無邊際
雖真如現前 分證則局
若盡其際 方為極到

這段意思,就是承前面的文字,前面「現前地」,就是我們的心境開闊,前面已經發光、發亮了,我們的本性已經現前了,真如的心境已經現前了。所以現前,我們要了解真如的境界,既已現前,我們就知道很開闊。
我們進入一個房間裡,暗暗地,電燈打開:「哇!這間房間這麼大啊!」或者是有人說:「昨晚暗暗的沒有看到境界,早上起來,原來這個景象這麼美!」那就叫做「現前地」。我們已經知道周圍環境,是這麼開闊。
但是這段文字這麼說:「真如之境,廣無邊際。」我們已經知道廣無邊際了,但是我們還在修行中,雖然那麼遼闊,但是我們還無法很普遍,我們只是看得到而已,我們還無法已經到達每個角落的境界。
真如本性已經現前發亮
眾生在修行路上
只看到遼闊無邊的境界
必須親身感受
才能遍達各個角落
就像我常說的:「到底我們的範圍有多大?境界在那裡?我常常都不知道。」就如有一天到內湖(聯絡處),有一張相片很美、很大幅,我走在前面一直看:「這個景色怎麼這麼美?」
後面就有人出聲說:「師父,讓您猜這個地方在哪裡?」
我一直猜:「是澳洲嗎?」
他說:「澳洲在我們花蓮!」
「花蓮哪個地方怎麼那麼美?」
「就在我們精舍!」
原來精舍有這樣的境界!這對我來說,同樣在精舍這個環境裡,我只不過是「分證」,就只是走到這裡,知道這裡而已,有個侷限。我們的體會有所侷限,雖然我們知道很廣闊,我們看到很廣闊的地方,不過,你沒有身體力行,你沒有自己身體去感受到。所以我們若是沒感受到的,光是感受到一部分,這叫做「分證則局」,就是侷限。
「局」就是侷限,有一個範圍而已。儘管知道外面很遼闊,但是自己感受的,就是這樣的境界。
所以接下來又說,「若盡其際,方為極到。」我們若能已經普遍全都知道了,周圍的範圍我們都走過了,每一樣我們都體會過了,從我們的心境去體會環境,我們全都了然明白,這樣才叫做「極到」。
所以我們是一地一地走過來,我們尚未走到盡頭,尤其是這樣的一地、一地,只是知道、知道,還沒有真正去感受,所以我們大家,真的精進就是要努力。
所以「盡真如際,名遠行地。」我們要盡真如,就是要十分普遍,這樣才真的到達遠行地。
所以又有一段文這麼說:
謂菩薩誓願度生
發慈悲心
加修一切菩提分法
方便涉有
不捨度生
同於菩薩
證法無別真如
名遠行地

這段文字再對我們加強解釋,遠行地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要如何,去斷除障礙的困難,我們才能真正證真如地。所以就是這麼說:「菩薩誓願度生。」我們大家都已經發心學佛,學佛這條路,你就是要去度眾生,因為我們是發菩薩的心,沒有經過這條菩薩道,你就無法到達佛的境界。
所以凡夫到要佛的境地,中間是一條浩瀚的大河,我們如果沒有經過這條浩瀚的大河,就無法到佛的境界。這條廣大無邊的大河,我們自己要渡過,也是一樣要再度他人。我們要知道,只是一葉孤舟,一個人乘著一艘小船,要渡過風浪的大河很危險,不如搭乘一艘很大的大船。駕駛這艘大船,我們還能載很多人,和我們共渡到彼岸,這就是菩薩道。
你一定要渡過這條波浪的大河,所以我們要「發慈悲心」,這是度的工具。我們要度自己,同時我們要度別人,所以這是度的工具。
我們那時都常常在說「六度」,就是用六種方法度我們過去。六度大家都知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一開始就是布施,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我們要去付出、付出。付出、布施千差萬別很多很多,因為眾生苦難多,需要多,所以我們要應眾生的苦難,去付出,所以這叫做慈悲,慈悲布施。
除了發慈悲心,我們還要「加修一切菩提分法」。大家還記得嗎?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七菩提分等等,合起來三十七種方法。
三十七助道品
為修道的重要資糧
分為四念處、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七菩提分、八正道

其實,三十七菩提分,完全是在保護我們的心境,讓我們的心境遇到什麼困難,就在這三十七菩提分裡,能加強我們的道心,能讓我們如何面對外面的境界,障礙如何消除?消除了外面的障礙,我們才能再身體力行,這要靠三十七菩提分,來保護我們的心。我們要向前走,就困難重重了。
所以儘管有慈悲心,我們要去救人,也會常常碰到很困難的事,不論是事相的困難、心靈的困難,很多很多的困難,所以我們必定,要加修一切菩提分法。菩提分就是三十七菩提。「方便涉有」,三十七菩提分,就是要為我們分析,外面有什麼事,不要計較,一切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計較什麼呢?但是偏偏人世間就是「有」,所以我們必定要設很多方便,「方便涉有」,你一定要處群入眾。
這個方便涉有的意思就是,明明世間有這麼多苦難人,你不能光是潔身自愛,在旁邊做一個旁觀者,看人苦難而不動於心,不可能;所以我們必定保持我們的道心,不過,我們要進入芸芸眾生群中。我們處群入眾,在苦難眾生中,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去應付這麼多的苦難人?我們要如何去啟發他們的道心?如何去解決他們的困難等等?這就是我們要去好好地、真正要用方法。
所以我們「不捨度生」,這種走入人群中,不捨,不捨眾生受苦難,所以「不捨度生」,
「同於菩薩,證法無別真如」,所以我們若有這種不捨,不捨,不捨眾生受苦難,這念心能再身體力行,這樣我們就能夠與菩薩同等,所以「同於菩薩,證法無別真如」。
常常人間菩薩,雖然我們才剛新發心,新發意的菩薩,我們藉著時日不斷向前前進,有一天我們同樣也會達到法身菩薩的程度。開始是新發意、新發心,一直到法性、法身,這種法和我們的性已經會合了。我們要使用種種的方法來修行,修行就是要發菩薩心;菩薩心要面對芸芸眾生,芸芸眾生有多種的困難,我們要發揮很多方便法,去度眾生。
所以,我們發揮很多方便法去度眾生,不礙我們的心。眾生的煩惱我們能去幫助,但是不會煩惱我們的心,若能這樣,就是「證法無別真如。」和真如一樣了,所以叫做「遠行地」!
修行就是要發菩薩心
世間有多種苦難
以種種方便法眾生
煩惱不礙於心
就是證法別真如

遠行地,要走這麼長的道路,坎坷的路有很多障礙,我們就要「斷障」,我們要斷除很多障礙。眾生苦難偏多。不只是天下眾生苦難多,自己如果碰到境界要怎麼辦?為你們舉一個例子:
卡崔納颶風,使紐奧良一連串幾個州受災難,很多、很多,超過百萬的人數。這些災民,多數災民都往德州過來,我們德州的慈濟人,接到這個訊息,本會通知他們,你們要如何接這些災民?如何為這些災民,去解除他們的困難?去膚慰、去幫助。
德州附近,所有附近幾個州的慈濟人,大家共同集合,開始第一,要先去啟發人人的愛心,就是準備勸募,他們第一個方法,就是趕快做街頭勸募。我們負責救災專案,要去做勸募,就是由德州的張居士,張哲三居士他要投入,和這些慈濟人大家合心、協力,要為卡崔納颶風的災難籌劃,要如何勸募,啟發人人的心。
我們常常說是募心,不光是要募錢!要讓大家知道,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既然有了這麼大的災難,慈濟人走上街頭,去呼籲一般的民眾,讓大家知道在那個地方已經有了災難,我們平安的人要趕緊去付出。所以第一個工作,就是要上街頭做勸募。
剛好在這個時間,張居士接到一個訊息,九十一歲高齡的母親往生了,這個時候真的心裡很掙扎。平常時他對母親很孝順,偏偏母親在這個時候往生了,他到底要趕緊回去奔喪、守孝在母親的身邊?或是要盡這分,為天下眾生苦難去付出呢?難免他的心裡很掙扎,所以盡孝或是要盡善呢?
後來他把心平靜下來好好思考,媽媽往生的事只是一家的人哭,但是卡崔納颶風中,受災的人那麼多,所以萬家人哭。以這種方式評估,所以後來他決定了,他知道家裡的事,有兄弟可以承擔處理;這麼多的芸芸眾生,這麼多的苦難人,所以應該,慈濟人應該並肩合力承擔起來。所以這就這位慈濟人,發菩薩心,行菩薩道的心態。
我們要真的擴大心胸,才能排除這條道路的障礙。看看這位慈濟人,他以智慧評估,這是正確的。
菩薩道不是這麼說嗎?年紀大的都是我長輩,年紀和我差不多的,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年紀幼小的,都是我的子女一樣。」所以天下是一個大家庭。發了這樣的菩提心,當然就是往康莊、很大的道路,而且是天下的大家庭,這樣去用心付出,悲智雙運。
這就是我們真正行菩薩道,有時遇到了困難障礙,我們要如何超越障礙,那就要看我們智慧的選擇了。
各位,人人都有親、人人都有愛,要如何將親、情見如何分別?在這裡也是一樣看出來。所以,修行困難的點就是在這裡,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11/11/12 上午 07:54:31] 吳寶秀: hi
[2011/11/12 下午 09:58:22]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1/12 下午 09:58:35]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1/12 下午 10:03:14]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11/12 下午 10:03:50]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11/12 下午 10:04:55] pohjootan: 恭請上人開示 :
靜思晨語--20111111《法譬如水》六行~十地行(七)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560-topic
[2011/11/12 下午 10:06:15]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1/12 下午 10:11:15]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560-topic
[2011/11/12 下午 10:11:40]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靜思晨語--20111111《法譬如水》六行~十地行(七)
[2011/11/12 下午 10:12:00]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hi
[2011/11/12 下午 10:30:56]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11/12 下午 10:33:47] Shuchuan Wang: "我們的體會有所侷限,雖然我們知道很廣闊,我們看到很廣闊的地方,不過,你沒有身體力行,你沒有自己身體去感受到。所以我們若是沒感受到的,光是感受到一部分,這叫做「分證則局」,就是侷限。"凡事都需要身體力行,才能感受更多且深。
[2011/11/12 下午 10:34:43] pohjootan: 真如本性已經現前發亮 眾生在修行路上 只看到遼闊無邊的境界 必須親身感受 才能遍達各個角落 >
原來佛性現前後 才是「行」的開始 親身感受 就是菩薩道 遠行地 就是這個意思
[2011/11/12 下午 10:37:19] pohjootan: [2011年11月12日 下午 10:33] Shuchuan Wang:
<<< 凡事都需要身體力行,才能感受更多且深。所以為什么 慈濟宗門要入人群 去感受一切悉現在前的學習
[2011/11/12 下午 10:41:41] pohjootan: 遠行地有很多很多的困難,但是我們要如何,去斷除障礙的困難 >
要經過這條菩薩道 沒有經過這條路,無法增長智慧 克服困難 就無法到達佛的境界。
菩薩道是成佛必經之道
[2011/11/12 下午 10:43:45] Shuchuan Wang: "「菩薩誓願度生。」我們大家都已經發心學佛,學佛這條路,你就是要去度眾生,因為我們是發菩薩的心,沒有經過這條菩薩道,你就無法到達佛的境界。"感恩上人開闢菩薩康莊大道,讓慈濟人入眾度眾,從中增長智慧。
[2011/11/12 下午 10:45:32] pohjootan: 三十七菩提分,就是要為我們分析,外面有什麼事
,不要計較,一切分析到最後什麼都沒有,計較什麼呢? >
原來這就是三十七菩提分的良能 克服事相的困難、心靈的困難
[2011/11/12 下午 10:47:25] felixchangfelixchang: 知道了以後, 還要一一親自去執行, 體會, 極到, 所以稱為遠行地
[2011/11/12 下午 10:48:07] pohjootan: [2011年11月12日 下午 10:43] Shuchuan Wang:
<<< 讓慈濟人入眾度眾,從中增長智慧。是「遠行」 身体力行的遠路
[2011/11/12 下午 10:49:52] Shuchuan Wang: "不捨眾生受苦難,這念心能再身體力行,這樣我們就能夠與菩薩同等,所以「同於菩薩,證法無別真如」。"
[2011/11/12 下午 10:50:18] felixchangfelixchang: 人多力量大, 慈濟這艘大船要載很多人到彼岸
[2011/11/12 下午 10:52:59] Shuchuan Wang: "我們要使用種種的方法來修行,修行就是要發菩薩心;菩薩心要面對芸芸眾生,芸芸眾生有多種的困難,我們要發揮很多方便法,去度眾生。"我們要廣學多聞,才能因材施教,巧用善方便。
[2011/11/12 下午 10:53:19] felixchangfelixchang: 從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關注, 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
[2011/11/12 下午 10:53:38] pohjootan: [2011年11月12日 下午 10:50] felixchangfelixchang:
<<< 慈濟這艘大船要載很多人到彼岸只是潔身自愛 獨善其身 看人苦難而不動於心 已不符合現代天災人禍的世間  所以慈濟宗門是現今因緣的人間佛教
[2011/11/12 下午 10:55:29] felixchangfelixchang: 愈來愈多的地震和洪水 .......
[2011/11/12 下午 10:56:47] felixchangfelixchang: 世人共業, 無人能夠閃躲
[2011/11/12 下午 10:57:21] Shuchuan Wang: 要能悲智雙運,才能入群度眾,不起無明煩惱。
[2011/11/12 下午 10:58:47] pohjootan: [2011年11月12日 下午 10:53] Shuchuan Wang:
<<< 我們要廣學多聞,才能因材施教,巧用善方便。今天和少年團家長用緬甸和瓜地馬拉救災的故事 帶出佛法 是諸眾生真善知識 
是諸眾生大良福田
是諸眾生不請之師 
是諸眾生安隱樂處
事後所有30多位家長都響應Power of 5.
慈濟宗門的方法 真是度眾的妙法
[2011/11/12 下午 10:59:0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y)
[2011/11/12 下午 10:59:05] Shuchuan Wang: 要啟發更多人愛心與善念,讓心力轉業力。
[2011/11/12 下午 10:59:16] felixchangfelixchang: 攝影師常常觀察到一些畫面, 特寫放大後很美, 我們平日不會看到
[2011/11/12 下午 11:00:29] felixchangfelixchang: 家長有福了, 感恩師兄
[2011/11/12 下午 11:00:32] Shuchuan Wang: 寶如師兄,您好棒!
[2011/11/12 下午 11:00:57] pohjootan: 所以真的要去力行 行菩薩道 才有方法去度眾 有体悟
[2011/11/12 下午 11:02:10] Shuchuan Wang: "我們常常說是募心,不光是要募錢!要讓大家知道,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
[2011/11/12 下午 11:02:38] pohjootan: 把握因緣 對慈濟宗門 有信心 大家要廣宣 遠行的時候到了
[2011/11/12 下午 11:03:39]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下週先把法船划到 Santa Rosa.
[2011/11/12 下午 11:05:01] pohjootan: [2011年11月12日 下午 11:00] felixchangfelixchang:
<<< 家長有福了跟家長說 : 真的是在天堂裡 要記得修行 再造福
[2011/11/12 下午 11:05:22]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1/12 下午 11:12:12] pohjootan: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晚安
[2011/11/12 下午 11:12:14]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感恩 上人。感恩師兄姊。晚安!
[2011/11/12 下午 11:12:39]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1/12 下午 11:13:31]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11/12 下午 11:13:33] waynelin88: 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1/12 下午 11:34:57]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感恩分享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