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20111101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1101《法譬如水》六行~十地行(一)

【證嚴上人開示】
前面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我們已經知道,學佛要從信心開始,「信為道源功德母」,所以我們要從信心開始建立。
我們建立了信心,我們就要安住,安住我們這念心,安心有種種方法。我們的心安了,就要起行,要向前前進,不是原地踏步。我們既然向前前進,心地風光了然無違,我們全都看到了,我們能了解,得到心靈的淨土,是多麼歡喜快樂的事。所以我們必定要回小向大,前面的回小向大,也就是回歸我們的心靈的風光。
眾生人人和佛都有同等、永恆,那念清淨無染的真如本性,我們和佛一樣,一切芸芸眾生也和我們一樣,所以十回向要跟我們說:「心地清淨無污染。」
心地清淨的風光又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又開始「十地」。
十地的風光我們要多了解,所以十地:
十地行:
歡喜地 離垢地
發光地 焰慧地
難勝地 現前地
遠行地 不動地
善慧地 法雲地

這是我們的心靈十地。
我們現在就要腳踏實地,進入我們的心地風光,這「有本有無垢之十地」,「修生顯德之十地」。
我們如何修?才能回歸本有無垢的十地?
我們人人本來都有,本來都是無污染,就是在凡夫,受到通身的煩惱污垢,所以我們才要從信開始,一直到信、住、行、回向,回歸我們的心地風光,所以請大家要用心,好好步步前進,進入我們的心地風光來!
十地,我們取自《楞嚴經》,這樣告訴我們:
十地者
謂菩薩所證之地位
一切佛法依此發生也
然地位有淺深
故始自歡喜
終於法雲
分為十地

這樣是不是很簡單呢?對!這麼簡單也很淺顯,佛法應該就要像這樣淺,讓我們能體會。不過,到底名詞是這樣出來了,到底歡喜的境界,又到什麼程度呢?我們再來了解「歡喜地」。
歡喜、歡喜地,這個地大家要先知道,就是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地,心地歡喜,就是:
謂菩薩智同佛智
理齊佛理 徹見大道
盡佛境界 而得法喜
登於初地

這樣應該大家也很清楚,這就是菩薩的智慧是與佛等同,同樣平等,這個我們常常說。師父如果要說:「佛、菩薩和我們凡夫,有什麼差別嗎?」大家很快就會回應:「沒有差別!因為師父常常說,我們常常聽。」
聽就是聞,聞之後有沒有思考?思考之後,懷疑的有沒有提出來問?沒有懷疑的,是不是有身體力行?這叫做「聞、思、修」。
我們聽了之後要好好思考,佛、菩薩和我們凡夫,到底有什麼分別?其實對心來說,都沒有分別;因為我們清淨的心,就是佛的本性;佛的本性,就是無染的智慧。
所以說來,名詞、名相不同,是因為污淨,就是污穢已經受染著的,和原來清淨的,它的本質是相同的,只是應用有差別。性本來是相同的,因為用錯了,使用錯了,所以才分別名相出來。
所以才說:「菩薩應同佛智。」其實菩薩和佛本來就是同等。眾生和佛都同等了,何況是菩薩呢?
現在所說的菩薩,就是發意菩薩。我們已經能警覺到,我們開始發心,發了心、立大願;立了大願,我們處眾入群,要自度度眾。這樣的菩薩,其實和佛智是同等的,同於佛智。道理呢?「理於佛理」。我們所說的道,我們所進行的理,應該和佛同等。因為我們接受了佛法,聽進去了、也思考了,所以我們走出去的是,與佛同一個目標,所以理齊佛理。理就是法,佛法的真理。就是說等同於佛的真理一樣。
所以如果我們大家,人人有這種自己自覺,能知道我站在這個點,朝著那個點,只要我們步步向前行,從佛陀的教理聽到,好像在當時二千多年前,佛所說的過去無央數劫的道理一樣。
佛二千多年前,他也是說過去諸佛發心修行,那個道理衍生下來,從佛口中說出來,然後這個法衍生到現在。雖然源頭已經很遠了,其實流到現在還是一樣的法。
所以清淨的水,你如果不去污染它,幾億萬年之前的清水,到現在的清水,同樣的質。只是在中途受到污染。說來,本質還是清水。
佛法的道理也是一樣,有了大地時,有了人類出現,一直一直衍生下來。天、地、人,無論是在天地人,這個道理本來圓具,大地萬物都一樣。我們若能真的心智開啟,我們就回歸本源了!
清淨的水
如果不去污染它
不管歷時多久
仍是清澈明淨之水
佛法的道理亦同
真理本來圓具
只要將心智開啟
就能回歸本源

所以「理齊佛理」,佛陀所說的教理,只要我們的心靈一啟通,我們很快就回歸,本地心靈的風光。所以「徹見大道」,屆時我們的心所體會到的、智慧所理解的,都是真佛境界,無不都是佛的境界。「而得法喜」,很歡喜!
的確,我們若能體會到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等等不違背道理;我們行於理中,我們的心也是常常很歡喜。不論世間有多少煩惱,有多少不如意的事,只要你的心能徹見大道,無不都是佛境。所以我常說:「三人行必要我師焉。」什麼人教我做最好的?道理能讓我行得通的,就是最好的。
人生本無常,知道無常的道理,就沒有什麼,讓我們執著、愛和怨恨;離開了愛與怨恨,我們的心就沒有生滅煩惱,這樣不就是佛境嗎?
佛的境界只有光明,靜寂清澄的境界,這讓我們的心能時時得到法喜,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覺得很歡喜。
了悟無常的道理
不執著、不貪愛、不怨恨
心無生滅煩惱
就是佛境
心如佛境
光明清澄
無論做什麼事
都會覺得很歡喜

我們現在是最有福的時候,過去佛法很深,佛陀開始說的法,經過歷代祖師他們的理解,那時候的文字是文言文,一個字內是包含很多、很多道理,所以有很多我們根本無法了解。所以慢慢這些祖師,就以他的理解,慢慢對大家說法,讓大家知道這個理就是方法;所以將這些法,慢慢地看能不能淺白化?
後來,我們很有福,大陸浙江,一位嬰兒出生在浙江鄉村。這位嬰兒慢慢長大了,他接觸到了人間世事,經歷無常的變故,慢慢體會到了,所以就離家修行去了。
這位年輕的僧人,他對佛法的體會,慢慢將十分深奧的道理,化為人們能夠體會。慢慢將宗旨整理出來,名詞、言句等等,他是我的師父,人間的導師,你們的師公。
他從太虛大師的法理中吸收,幾十年的時間,不斷研究出很多,深入淺出的《妙雲集》,一連串;以及太虛大師(全集)的編輯,都是出於人間導師,和當代那一群智慧的法師,大家來編輯。所以佛法在台灣很昌盛,好像一盞燈,燈燈相續,所以人間永遠都是亮的。
因為燈火若能不斷一直傳下去,燈火能引導人從黑暗的道路,走到光明的境界去。所以道理到底有多深?其實來到人間的導師,將他的觀念再讓我們知道的,就是佛法不離此時、此地、此人。佛法不論多遠、多長;藏經不論有多少,其實所有的道理,都不離開這個時候,此時就是了。
我坐在這裡說話,也是道理;你們坐在那裡聽話,也是道理;這就是燈燈相傳的規矩,這個規矩就是一個規則。
總而言之,道理不論是圓的?不論是四方的?不論是長的?不論是短的?都有它的規矩存在。所以不論從古到現在,佛法不離此時,不離開這個時候;每一個時刻,分秒都不離開佛法,所以我會常說:「時間、空間。」
此地,就是空間,不論離我們這裡多遠,凡是在天下,每一個地方都是一樣,這個佛法都能普遍,道理都是一樣的。
此人,是你,佛法在你的心中,在你的心中,也是在我的心中,在芸芸眾生心中。所以,佛法和我們這麼貼切,根本就不遠。
所以,各位,學佛我們要常常記住,記住人間導師是我的師父,是你們的師公,在這麼近的時代,互相相傳,叮嚀「淨心第一,利他為上。」
淨心,昨天之前說過心地要清淨,我們還要再處眾入群,這就是本來的道理。我們今天說的,也是因為我們的心清淨,心地才能起歡喜心。我們若要時時歡喜,沒有其他的道理,就是「淨心第一,利他為上」,這樣我們就會很歡喜。
所以「歡喜地」,就是得到法喜。因為我們的心境若是清淨了,就是和佛的境界接近。
所以「登於初地」,我們的心地開始,看到什麼都很歡喜,歡喜,這種歡喜叫做法喜,真的是用法換來的歡喜。
若要能夠用法換來歡喜,我們就要時時多用心。
[2011/11/1 上午 07:18:17] ste235: test
[2011/11/1 下午 07:17:47] 吳寶秀: hi
[2011/11/1 下午 08:57:01] ste235: test
[2011/11/1 下午 08:59:27]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11/1 下午 09:01:31] waynelin88: test!
[2011/11/1 下午 09:01:39]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好!各位師兄姐晚上好!
[2011/11/1 下午 09:03:00] chilinjudy2: 敬愛的 上人!  法親家人晚上好!
[2011/11/1 下午 09:03:03] Linda 慈諄: 敬愛的上人!  大家晚上好 !
[2011/11/1 下午 09:04:15]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11/1 下午 09:04:28] Leon 惟成  (San Jose): 敬愛的 上人 我們好愛您!
法親家人們 大家晚上好!
[2011/11/1 下午 09:04:43] Shirley慈泱: test
[2011/11/1 下午 09:06:17] Linda 慈諄: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兄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505-topic
[2011/11/1 下午 09:17:02] Jaclyn Chiew 慈韶: Are we watching 20111031 《法譬如水》六行~十回向行(十)?
[2011/11/1 下午 09:17:18] susanwang1960: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11/1 下午 09:20:11] Shuchuan Wang: Yes
[2011/11/1 下午 09:21:13] Shuchuan Wang: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499-topic
[2011/11/1 下午 09:21:55] Jaclyn Chiew 慈韶: 孫文憲(濟唓)師兄因病目前在O’Connor Hopistal 加護病房 , 文憲師兄在慈濟承擔醫療, 總務工作, 是一位任勞任怨的師兄. 許多師兄姊家都十分擔心及掛念. 但其家人特別交代目前請不要到病房探訪.
懇請慈濟家人早晚課時為文憲師兄回向祝福,願他早日脫離困境, 恢復健康.
[2011/11/1 下午 09:37:00] Sally Wei 慈漪: test
[2011/11/1 下午 09:39:46] Linda 慈諄: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2011/11/1 下午 09:47:42] Linda 慈諄: 我們真要一步一步向前精進,脫離俗情 遠離欲愛,求得清淨自性海
[2011/11/1 下午 09:48:54] Linda 慈諄: 六行~十回向行(十)
[2011/11/1 下午 09:49:26] Jaclyn Chiew 慈韶: 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
[2011/11/1 下午 09:50:05] Jaclyn Chiew 慈韶: 行菩薩道並非口說
而是聞法發心身體力行
[2011/11/1 下午 09:50:10] Shuchuan Wang: '性海圓成 心等法界 含攝周遍 量等虛空 名等法界無量回向"心量大,愛心周遍,就從家人與法親做起。
[2011/11/1 下午 09:51:20] Jaclyn Chiew 慈韶: 淨心第一、利他為上
[2011/11/1 下午 09:51:24] Jaclyn Chiew 慈韶: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
清淨我們的心
人人皆具清淨真如本性
只因一念無明妄動
引致不可收拾的效應
[2011/11/1 下午 09:53:45] Linda 慈諄: 如何修行證果,「內能自謙、外能禮讓」對我們自己的內心,要不斷地縮小自己,謙虛自己。不斷下功夫ㄝ
[2011/11/1 下午 09:55:47] Shuchuan Wang: "心海本無波,就是我們的本性,性海本來就是平靜的,但是就是有了因緣造成波動,所以這一波動就不可收拾。"如何讓心不隨境轉,而且能轉境,是要長時間下功夫。
[2011/11/1 下午 09:55:53] Linda 慈諄: 縮小,縮小,再縮小,方能自度度人
[2011/11/1 下午 09:59:03] chilinjudy2: 一性圓明自然
[2011/11/1 下午 09:59:44] chilinjudy2: 佛法不論多遠、多長;藏經不論有多少,其實所有的道理,都不離開這個時候,此時就是了。把握此刻當下
[2011/11/1 下午 10:00:10] Linda 慈諄: 身心內外要合一合理合情人事不計較 聞薰聞修發心身體力行
[2011/11/1 下午 10:01:51] Linda 慈諄: 一分鐘
[2011/11/1 下午 10:02:52] Linda 慈諄: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11/1 下午 10:08:07] Linda 慈諄: 唸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2011/11/1 下午 10:10:20] Linda 慈諄: 迴向給孫文憲師兄祝福早日康復 
[2011/11/1 下午 10:10:30]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11/1 下午 10:11:27] waynelin88: 感恩 上人開示,各位師兄姐晚安!願文憲師兄早日恢復健康.
[2011/11/1 下午 10:12:02]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晚安 ,各位師兄姐晚安! 
[2011/11/1 下午 10:13:01]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2011/11/1 下午 10:15:29] Leon 惟成  (San Jose): 感恩 上人
感恩 慈諄師姊
大家晚安
[2011/11/1 下午 10:16:00] chilinjudy2: 感恩 上人! 法親家人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