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20010913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0912《法譬如水》六行~十信行(一)

【證嚴上人開示】
現在這個時刻,這個境界,對我來說,是一個靜寂的境界,外面的聲音,清楚分明,無論有聲、無聲,都是很分明的境界,這叫做靜寂清澄。
你們會想:「沒有聲音也是聲音嗎?」沒有聲音也是聲音,我們能去分別無聲的寧靜,這就是我們平時要保持的心境,這都是感受,所以感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沒有片刻離開。
所以感受,總共有幾種感受?就是六種。
我們昨天說六識。識是塵境會合,我們就有感受,識之後,去感觸到,我們才能去分別,所以六受是六根配合六塵,給我們的感受。
日常生活中
片刻不離開感受
感受則來自於
六根與六塵的結合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

我們現在所感受的,是外面的鳥在叫,鳥是不是只有現在才在叫?牠整天都在叫。只是這個時刻很靜,聽得更清楚。
外面有蟲鳴,現在很靜,所以我們聽得到。很多東西的聲音,我們的感受,是平時疏忽掉了。其實境界都在,只是它的塵境都一樣。只是我們的根,是不是和它接觸。在接觸中,我們有沒有感受到、有沒有意識到?是否感受到?
有的人說食不知其味,明明在吃東西,有時我們會忘記,這是甜的、鹹的或是酸的,明明我們的舌根和味塵,已經接觸了,但是我們沒有用心,所以有時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就忘記在吃的東西是什麼?這就是根和塵,雖然相接觸,我們卻沒有意識到。
識就是要透過感受,所以受,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人如何來投生?要有十二因緣具足,無論是識、受、根等等,這都在十二因緣中。
世間有情於三界中
生死流轉的因果
皆不出此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
取、有、生、老死

所以這個受字也是一樣,它是六根、六塵,接觸之後的感受。感受,整天的時間,都不會缺了一樣感受。剛才說了,有時候在生活中,若沒意識到,沒有感受到,根和塵接觸,但是沒有感受到,這種事情很多。
一天之中,漏失了感受,沒有用心去感受的很多。但是有六項,我們都一定會感受到,這六項就是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這些我們都一定會感受到。對這些如果沒有感受,那就表示我們的感官,已經退化了。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居動作中、語默動靜中,我們都會接觸,會有感受。
感受的東西很多,這幾天一直說,裡面都不離開感受,無論是歡喜、生氣,對境生心等等,所以說來,有了六根,有了外面的六塵,絕對會有感受。有了感受、分別之後,才會去造業。
所以感受,我們若是平時多用心,我們的根塵會合時,我們到底是什麼感受?起歡喜心,這個歡喜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也要用心過濾。所以這是一種很微細的「行」。
再來就是「六行」。剛才是說六種感受,這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根、塵,我們有六根、六塵,都沒離開受,所以是六受。
現在我們來講六行。六行就是指佛的六行。
六行:
1十信行 2十住行
3十行行 4十回向行
5十地行 6等覺行

我們現在要很用心來學佛,凡夫有這麼多根、識、受等等,現在我們應該知道,人生,一天到晚(面對)人、事、物,對人,我們要如何對待人?做事,我們要如何做事情?我們要選擇什麼事該不該做?我們選擇什麼話該不該說?什麼樣的教育,我們該不該去教育?我們就要學佛。六行是佛覺悟之後,要如何行遍人間、度化眾生,這些我們應該向佛陀學習。
學佛,就是學佛陀,學佛陀發大心、立大願,佛陀修行,不是要獨善其身,佛陀修行,就是要兼利他人。所以我們必定要先建立信心。
有句話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我們要學佛,如果沒有相信佛德、佛行,我們絕對學不成佛。所以佛的德、佛的行為,我們應該要非常堅定,我們一定要用信來降伏疑。
學佛是要學佛陀
發大心立大願
對於佛德、佛行
能以信來降伏疑
可成就道業

前幾天,不是說過了,佛陀要修行的過程,在寧靜的境界,他要降伏內心的心魔。所以在經典中,有伏魔這些話。那是伏什麼魔呢?伏心魔。所以我們起疑,有了疑念就有妄想。所以我們應該要堅定信心,佛陀的德行,不允許我們有一絲懷疑,所以這就是堅定的相信。
所以,我們先來說十信。十信大部分,是以萬行為先,也是三賢之首。三種賢人,辟支佛、或是菩薩,這都是賢人。獨覺、辟支佛或是菩薩行,一定要從信心入。
所以修行,萬行要以信為首。我們所有的行為,修行的行為,若沒有一個很明確的信念,這樣一定會糊塗掉。所以我們有信心,而且要有正信,這就是萬行之首。所以我們要從凡夫,入聖人的境界,絕對是以信為我們的先導,為首來導引我們,才能入賢聖位。
不論是賢人、聖人的果位,必定是這個信字,來引導我們。
就如我們要去開會,要去開會,我們的位子在哪裡?就有人來引導,引導著:「來,你的位子在這裡。」所以,這就是信。我們到底要向賢還是向聖?還是同樣這個信字,引導著我們走。
我們我們應該對這個信字,有信用。孔子也說:「人而無信,就像一輛車沒有輗,沒有前導。」掛上車子能夠拉,從前就是用馬、用牛來拉車。所以人一定要有信,要是沒有信,孔夫子說:「這個人不知道能做什麼?」做什麼呢?信若迷失了,信若是搖動,信若是一點偏差了,差毫釐失千里,正道的方向偏差,就向邪道走了。
所以這個信字,對學佛者實在非常重要。而且要正信。
所以要發自我們的心願,我們若有信心,就要發宏願。信心為前提,發願隨其後,所以,信若正確,願就正確;信若堅定,願就宏大。所以說「信、願、行」。
所以我們學佛,尤其是修菩薩道的行者,信為前提,願行就是要跟著走。所以這個信字很重要。
所以在信之中有很多項,我們現在則取十種信,這真正是菩薩修行的方便。
十信行: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護法心
回向心、戒心、願心

所以第一「信心」。我們要先「滅盡一切妄想」,才能於「中道純真」直行。若沒有滅盡私心邪念的妄想,在道路上行走很容易偏差。所以,真正堅定的信心之前,要建立信心之前,要先滅盡一切妄想,才能行於中道、純真的道路,這條道路才能真正健全,不會偏差,行於正道。
第二種是「念心」,這個信要念念不間斷,建立了正信之後,是真誠的信心,所以「真信明了」,我們的心要念念連接著,正確明信的心念。我們稍微離開了,很多無明業就趁虛而入。所以我們堅定的信念,必定要念念不離正信之念。
所以我們要真信明了,就是要從念心起。若能如此,就「一切圓通」,十分圓融。正確的信念提起了,我們就能事事,對人、對事等等都能圓通。只要信不偏,信心、念力能連連不斷、連接不斷,如此,不論做一切事,都能圓融,就不會偏向。
滅盡一切妄想
行於中道
才能建立信心
建立正信後
念念不離
諸事就能圓融

我們學佛,第一要建立信心。苦眾生的苦難,哪一個地方有苦難,我們不是獨善其身,我們應該兼利天下。天下的災難和我們息息相關,所以我們建立信心,才能發大願心。有了大願心,我們才能實行菩薩道。所以這個信字非常重要。
再來就是念心,念心要綿綿、連連、接接,不要有一點空隙。有一點空隙,無明如果跑進來,想再接回去就很困難了。
各位,大家要很用心,記得第一是信心;第二是念心。信心唯正,念心要連連綿綿,不能讓它離開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2011/9/13 下午 09:50:45] felixchangfelixchang: 大家好
[2011/9/13 下午 09:55:51] pohjootan: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9/13 下午 10:01:27] Shuchuan Wang: 敬愛的 上人 晚上好! 線上法親家人 晚上好!
[2011/9/13 下午 10:01:41] Sally Wei 慈漪: Good evening!
[2011/9/13 下午 10:02:01] pohjootan: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9/13 下午 10:02:55] pohjootan: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323-topic
[2011/9/13 下午 10:04:59] ste235: 敬愛的  上人 法親菩薩們晚安
[2011/9/13 下午 10:18:45] ste235: test
[2011/9/13 下午 10:21:49]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9/13 下午 10:31:08] tzu.du: test
[2011/9/13 下午 10:31:22] pohjootan: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9/13 下午 10:31:59] Shuchuan Wang: "我們能去分別無聲的寧靜,這就是我們平時要保持的心境,"一個人若常心浮氣躁,就很難分別無聲的寧靜。
[2011/9/13 下午 10:33:20] pohjootan: 食不知其味.. 時常發生 當有心事的時候
[2011/9/13 下午 10:33:43] (Morning Study Host): 敬愛的  上人晚上好  各位法親菩薩家人晚上好
[2011/9/13 下午 10:33:55] Shuchuan Wang: "很多東西的聲音,我們的感受,是平時疏忽掉了。"喋喋不休的人,是聽不到別人在說什麼,更感受不到別人的心聲;難以搭起溝通的橋樑。
[2011/9/13 下午 10:34:28] Shuchuan Wang: "一邊吃飯、一邊說話,就忘記在吃的東西是什麼?"吃飯時不說話,細嚼慢嚥就可以吃到飯菜香。
[2011/9/13 下午 10:34:32] tzu.du: 日常生活中
片刻不離開感受
感受則來自於
六根與六塵的結合
[2011/9/13 下午 10:35:36] pohjootan: 話多不如話好 靜下心來聽 就會有分別智
[2011/9/13 下午 10:37:01] Shuchuan Wang: "人生,一天到晚(面對)人、事、物,對人,我們要如何對待人?以禮以誠待人,便能廣結善緣,遇事便能逢刃而解。
[2011/9/13 下午 10:38:21] pohjootan: <明明我們的舌根和味塵,已經接觸了,但是我們沒有用心> < 這就是根和塵,雖然相接觸,我們卻沒有意識到。>
要多用心在當下的感受 .. 因為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2011/9/13 下午 10:38:59] Shuchuan Wang: "我們選擇什麼話該不該說?"這是一門大學問,時時在學習中。
[2011/9/13 下午 10:41:49] pohjootan: 有了六根,有了外面的六塵,絕對會有感受。有了感受、分別之後,才會去造業。>  感受,無論是歡喜、生氣,對境生心等等 >  所以 心能保持分明 能去分別無聲的寧靜
[2011/9/13 下午 10:43:42] tzu.du: [2011年9月13日 下午 10:38] Shuchuan Wang:
<<< "我們選擇什麼話該不該說?說的是 有時候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 輕輕一句話 重重壓在別人身上 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時時都要警惕自己
[2011/9/13 下午 10:44:26] pohjootan: <我們若是平時多用心,我們的根塵會合時,我們到
底是什麼感受?起歡喜心,這個歡喜是對的?還是錯的?我們也要用心過濾。所以這是一種很微細的「行」。>
真的很微細 自己最清楚 觀察不到 就會造業
[2011/9/13 下午 10:47:49] pohjootan: <六行是佛覺悟之後,要如何行遍人間、度化眾生,這些我們應該向佛陀學習。>
[2011/9/13 下午 10:49:46] pohjootan: <佛陀修行,不是要獨善其身,佛陀修行,就是要兼利他人。所以我們必定要先建立信心。>
相信佛德、佛行 一定要用信來降伏疑
[2011/9/13 下午 10:50:14] (Morning Study Host): "心不在焉"六根都閉了、如何能感受真實義.要在人事物中練工夫、有正信正念路才不會走偏。跟著  上人慈濟大家庭互砌互磋好好用六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011/9/13 下午 10:50:22] tzu.du: 內觀自省是天天的功課 尤其是日日能薰法香相互勉勵與提醒
[2011/9/13 下午 10:53:24] pohjootan: <不論是賢人、聖人的果位,必定是這個信字,來引導我們。>  信能引導正道 .. 像入水懺老菩薩 相信上人的話 做就對了 最後慧命增長 法喜充滿 証明 : 「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2011/9/13 下午 10:55:38] Donna 慈瑾: <我們要學佛,如果沒有相信佛德、佛行,我們絕對學不成佛。所以佛的德、佛的行為,我們應該要非常堅定,我們一定要用信來降伏疑。> 有信仰、有宗教的情操才有辦法長久地做慈濟
[2011/9/13 下午 10:57:14] pohjootan: <我們學佛,尤其是修菩薩道的行者,信為前提,願行就是要跟著走。所以這個信字很重要。>
倪師父曾說 娑婆世界修行 堪忍 會遇到考驗  菩薩須要發大心、立大願 才能走的平坦
[2011/9/13 下午 10:57:40] Donna 慈瑾: [2011年9月13日 下午 10:53] pohjootan:
<<<  像入水懺老菩薩 相信上人的話 做就對了 最後慧命增長 法喜充滿 對啊!  所有的環保草根菩薩也是  深信上人說的就走上大直道
[2011/9/13 下午 10:59:13] Donna 慈瑾: <孔子也說:「人而無信,就像一輛車沒有輗,沒有前導。」> 好喜歡這比喻
[2011/9/13 下午 10:59:26] pohjootan: 該學一學老菩薩 簡單一點 聽話一點 煩惱一定減少
[2011/9/13 下午 10:59:41] tzu.du: [2011年9月13日 下午 10:57] Donna 慈瑾:
<<< 深信上人說的就走上大直道發心堅定 值得我們學習與讚嘆
[2011/9/13 下午 11:01:38] pohjootan: 我們稍微離開了,很多無明業就趁虛而入。
所以我們堅定的信念,必定要念念不離正信之念。
非常正確... 正念連連不斷、連接不斷 不論做一切事,都能圓融,就不會偏向。
[2011/9/13 下午 11:01:54] pohjootan: 念心要綿綿、連連、接接,不要有一點空隙。
有一點空隙,無明如果跑進來,想再接回去就很困
難了
[2011/9/13 下午 11:02:48] Donna 慈瑾: <建立正信後
念念不離>    念念不離耶! Wow~
[2011/9/13 下午 11:04:23] pohjootan: 熏法香是很好的方法 信心唯正 念心連連綿綿..
[2011/9/13 下午 11:04:38] Donna 慈瑾: 十信行: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
定心、不退心、護法心
回向心、戒心、願心       大家背起來!!!
[2011/9/13 下午 11:04:55] pohjootan: 請祈禱  MV 經藏演繹                                  http://www.youtube.com/user/a2328217?blend=3&ob=5#p/u/0/YFuu0sveY8g
[2011/9/13 下午 11:10:32] pohjootan: 唸「懺悔文」、「回向偈」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苦道眾生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2011/9/13 下午 11:11:19] pohjootan: 親愛的上人晚安  各位家人晚安
[2011/9/13 下午 11:11:31] Donna 慈瑾: 感恩
[2011/9/13 下午 11:11:47] Shuchuan Wang: 感恩 上人 晚安!感恩線上法親家人晚安!
[2011/9/13 下午 11:12:25]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9/13 下午 11:12:27] (Morning Study Host):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各位法親菩薩家人
[2011/9/13 下午 11:12:31] tzu.du: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法親菩薩們 晚安
[2011/9/13 下午 11:12:50] (Morning Study Host): http://youtu.be/U3NgzQ9Pcsg
[2011/9/13 下午 11:13:07] (Morning Study Host): Good night all
[2011/9/13 下午 11:23:28] Linda 慈諄: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法親菩薩們 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