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20110728 水懺共修 ---------- 靜思晨語--20110727《法譬如水》四緣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凡夫心,不得安定、不得自在,多數都是因為對境生心。
所以,這個「緣」,就是在我們的心中。若是吸收到好的,我們就念念不間斷,所以這就是凡夫。
四執:
執有、執空
執亦有亦空、執非有非空

前面說到「四執」。我們人人都有執著,執著是從何而起?就是因為有「緣」的境界,所以起了執著。所以我們會去執取。
緣也有四種:
或因四緣造一切罪
四緣:因 緣、無間緣
   所緣緣、增上緣

第一就是「因緣」。有因有緣會合起來,這個我們大家都知道,每天都在說。
我們現在如果說「因緣」,就是六根為因,外面的境界就是緣。由我們的眼根,看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是一種緣而已。但是因為那個緣,引起我們的心識,心所就開始作怪。所以引進外面的緣,進入我們內心。
所以六根為因、外塵為緣,所以在這之間就產生了「識」。
我們的眼根,看到那個境界,就在我們的內心產生一個影像。這個影像,我們若是境界過了之後,其實這個影象,已經印在我們的心版裡了。
眼根,雖然是隨著外面的境界,但是他看的範圍有限。聽就是耳朵,耳朵,這時候,外面的聲音我們看不到,鳥兒到底在哪裡呢?不過,憑我們平常時看到鳥兒,我們就知道,我們這裡的鳥兒,長得什麼樣子?現在鳥兒的聲音,可能我們會將影子和聲合起來。這就是心在這個時候,緣著那個境界去了。
所以心是一個因,外面的境界就是一個緣。因與緣和合,我們的意識把它攝取起來,在這個時候會浮現出來。所以這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六根和六塵在合成時,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攝取外面的境界?然後我們的意識,是怎麼作用?
六根為因
六塵為緣
六根六塵和合
意識就會生起作用

再來是鼻根和外面的味塵。味塵是緣、鼻根是因。鼻子,我們「有所好」,也有「有所厭」。
舌,吃的東西,我們現在有一個名詞,叫做口感,口感,吃下去是甜的、是鹹的、是酸的、是澀的、是硬的、是軟的等等,用我們的舌根,和已成就的食物的感覺。
這也就是根、塵、識去會合,隨著你的所好去追求。所以常常說,光是一張嘴,實在是造了很多業。
無論是在說話,一句不好的話會傷人的心,刺得人的心血淋淋,自己不自覺。為了吃,傷殺生靈,眾生生命塗炭,這難道不是為了吃?在這個口,所以口為因,外面的境界為緣。
觸,這個身體冷了要多穿衣服;熱了要吹電扇、放冷氣,這都是感觸。何況這個身體所接觸到的,有的人就是這個身體,去造很多的業:殺、盜、淫,難道不是這個身體?所以身體是因,外面的境界同樣是緣,從我們的內心起了意識,去造作很多的業。
所以說來,這個因和緣,隨著我們過去的無明、煩惱,那種習氣,以我們的根和塵,會合的感受去造作,這就是我們的薰習氣。
我一直在說無明、煩惱,這種的無明、煩惱,很容易使我們,這個因的種子現前,讓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根,有這種習慣性的薰習去取著。
你看,同樣是人,走路的形態也不同,這就是我們的習性。舉手投足的形態也不同,這也是習氣。說話不同,這也一樣是一種薰習。
所以為甚麼要接受教育?就是要改變我們的習氣,習氣如果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根、塵」都能夠用來熏習改變我們的習氣。習氣如果改變了,就是我們的六根對六塵,自然我們的習性改好。一花一草,無不是如來世界,心對著境都會很柔軟。
所以我們學佛要記得,時時顧好我們的這念心。心如果顧得好,因緣會合無不都是福。我們能夠善解、也能包容、也能知足、也能感恩,這個根、塵會合,無不都是感恩的時候,無不都是好緣、歡喜的時候。
所以我們學佛,因緣我們要很用心,所以常常跟大家說因緣,後面還有果報,因緣果報,所以現在怎麼樣的因緣,我們怎麼去造作,就造成後面的果報,大家要常常謹慎用心。
無明煩惱累積的習氣
會影響根與塵會合的感受
因此要時時顧好心念
改變不好的習氣
心若是照顧好
習氣改好了
因緣會合無不是福

第二就是「無間緣」。
無間,無間緣就是這個緣過了之後,我們有前念、後念,我們會念念相繼,這叫做「無間緣」。為什麼我們的心會靜不下來呢?就是因為有前念、後念,念念無間,所以叫做「無間緣」。
尤其是我們凡夫,我們有習氣的愛著。我們前面一直在說:「欲愛的執著。」欲愛執著會讓我們的心無間,不斷地一直緣著。
我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只要我們已經愛上這個人,這個人的形影。哪怕他離我們很遠,或是人在何方,在哪裡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的形影,常常都在心裡。
這種思念的情,連連接接,前念、後念不斷連接著,這叫做「無間緣」!
也有人做事很認真,要研究一件事情,很投入、很用心,頭腦都在那裡思考,如何能發明?如何能解開這個謎底?他也會很用心投入。哪怕是在和人家說話時,頭腦裡還是緣著,他要去進行、要去研究的。這也叫做「無間緣」。
總而言之,不管是好是壞,只要我們的心開始去執著,這種愛,我們的興趣,或是愛,或是執著,或是取著等等,這個東西永遠都在我們的心版。所以凡夫心靜不下來,就是這樣。
從因和緣成為我們的體用。因為有這個相,所以我們會不斷為了這件事,心中的複雜一直產生。這就是凡夫,因為有這個因緣境界,相續不斷在我們的心中,所以心靜不下來。
前念後念、念念相繼
剎那不停、無有間隔
謂之「無間緣」
第三就是「所緣緣」。

緣緣的兩個字,前面的那個「緣」,是「攀緣」的意思。攀緣,就像境界一直過去,我們隨著那個境界,心隨著境界形影一直過去,緣境不斷不斷一直過去,這叫做「攀緣」。其實我們不需要去攀這個緣,但是由不得自己去攀這樣的緣。有的人所攀的是風景的緣,有的人愛攀的是人的緣。有的人就說:「你怎麼這麼愛攀緣,沒有我們的事,你也要去插手!」這叫做攀緣。
可以不必,但是我們就是有那個習氣,有那種興趣。人家在說話,我很喜歡去聽,聽人家說東家長、西家短,聽人家說,什麼人的是?什麼人的非?我很喜歡去聽一下,這也叫做「攀緣」。
很多是非都是從攀緣而起,我們不一定要在那裡,但是我們就是喜歡!
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去觀光,真的需要嗎?需要這樣去消磨時間嗎?需要去花費這些體力?需要這樣去消費嗎?但是他喜歡攀緣,喜歡看風景,所以要去攀這分的緣。
這個「攀」字,不是我們所需要,但是我們的興趣就是喜歡這樣。這叫做習氣。
另外,就是這個「緣」字。就是剛才所說的,外面的境界,我們的心識緣著外面的境界,日常的生活中,隨著我們的根以及外面的塵,不斷產生心識。所以境界所緣。
常常跟大家說:「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這不是常常跟大家說過了:「我都是一念無明心、煩惱心。」凡夫這個習氣已久,所以外面的境界一現前時,無論是色、受、想、行、識這些東西,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東西都常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轉。
其實我們如果在這個地方,同樣坐在這裡,你們如果能夠用心在這裡,這樣的話,根、塵、識合一,你們可以專心聽法。假如坐在這個地方,我們的意識跑到外面,跑到你所愛的、你的興趣,如此這個根塵雖然是在這裡,不過,識跑到外面去了,或是在這之間根塵會合的時候,我們的識會隨著它成長取著,去分別好和厭,所以這個心識就是「能緣的」,境界是為「所緣」。
因為我們的心會去緣,境界就是我們所緣的。平時叫做「身心所法」,就是我們的心的動作,這個心所法起作用,緣著這個境界,所以才有心所的作用。這就是「所緣緣」。
就是我們的心識去緣著的,我們應該要很用心,我們的根常常在對塵,到底我們的識起了什麼作用?
「所緣緣」
第一個緣是攀緣之意
第二個緣是境界所緣之意
意指和心作用的一切法

好吧!時間總是隨著境界這樣過去,但是我們的心識,就是永遠停留。我們如果能夠將停留的雜念掃除,讓清新的好念來代替。如果能夠如此,心的境界才會很美。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2011/7/28 下午 03:49:32] 吳寶秀: hi
[2011/7/28 下午 04:12:43] 慈鎮: test
[2011/7/28 下午 08:46:14] Shuchuan Wang: Test
[2011/7/28 下午 09:37:36] Jaclyn Chiew 慈韶: test
[2011/7/28 下午 09:57:19] ste235: 敬愛的  上人 法親家人們晚安
[2011/7/28 下午 09:58:51] Linda 慈諄: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7/28 下午 10:00:00] chilinjudy2: 敬愛的  上人好 法親家人晚上好!
[2011/7/28 下午 10:01:35] (Morning Study Host): 敬愛的  上人晚上好  各位法親菩薩家人晚上好
[2011/7/28 下午 10:03:05] PJ Tan 濟麟: 敬愛的上人好!  師兄姊晚上好 !
[2011/7/28 下午 10:05:12] PJ Tan 濟麟: Sister Shuchuan may has some issue recently to connect to skype..
師兄姊 :
請起立
向上行三問訊禮,
一問訊
再問訊
三問訊
相互問好 !
[2011/7/28 下午 10:05:41] PJ Tan 濟麟: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171-topic
[2011/7/28 下午 10:06:55] Jennifer Thai: 敬愛的  上人 法親家人們晚安!
[2011/7/28 下午 10:09:32] Sally Wei 慈漪: test
[2011/7/28 下午 10:10:30] Sally Wei 慈漪: Good evening!
[2011/7/28 下午 10:15:42] Sally Wei 慈漪: Hello
[2011/7/28 下午 10:16:31] ste235: 開始了嗎
[2011/7/28 下午 10:21:37] PJ Tan 濟麟: yes
[2011/7/28 下午 10:21:41] PJ Tan 濟麟: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05] PJ Tan 濟麟:
<<< 恭請上人開示 :
http://neptuner.666forum.tw/t3171-topic
[2011/7/28 下午 10:32:08] PJ Tan 濟麟: 感恩上人開示 !  請分享 !
[2011/7/28 下午 10:32:29] *** PJ Tan 濟麟 added Jennifer Thai, Ted Hwang ***
[2011/7/28 下午 10:34:03] Jennifer Thai: Thanks brother Tan for adding me back on!
[2011/7/28 下午 10:34:55] PJ Tan 濟麟: that's lots of issue recently on skype..
[2011/7/28 下午 10:35:07] Jennifer Thai: Thanks!
[2011/7/28 下午 10:37:18] PJ Tan 濟麟: < 我們凡夫心,不得安定、不得自在,多數都是因為對境生心。>
往下看 原來習氣是這樣形成  根 塵 識 流轉 成 習氣
[2011/7/28 下午 10:38:04] Jennifer Thai: 感恩上人開示!
[2011/7/28 下午 10:40:13] PJ Tan 濟麟: < 我們人人都有執著,執著是從何而起?就是因為有「緣」的境界>
因為有緣 業力才會對含
[2011/7/28 下午 10:40:18] PJ Tan 濟麟: 合
[2011/7/28 下午 10:41:49] Leon 惟成  (San Jose): DaAi Summary:
四執:
執有、執空
執亦有亦空、執非有非空
或因四緣造一切罪
四緣:
因 緣、無間緣
所緣緣、增上緣
六根為因
六塵為緣
六根六塵和合
意識就會生起作用
無明煩惱累積的習氣
會影響根與塵會合的感受
因此要時時顧好心念
改變不好的習氣
心若是照顧好
習氣改好了
因緣會合無不是福
前念後念、念念相繼
剎那不停、無有間隔
謂之「無間緣」
「所緣緣」
第一個緣是攀緣之意
第二個緣是境界所緣之意
意指和心作用的一切法
(bow)(bow)(bow)
[2011/7/28 下午 10:42:58] Jaclyn Chiew 慈韶: 心的執著永遠都在心版上, 所以心靜不下來. 真的執著越多,心越亂.
[2011/7/28 下午 10:43:17] PJ Tan 濟麟: 六根為因、外塵為緣,所以在這之間就產生了「識」。
識是心的作用 喜歡 所厭等...
如果心沒有習氣(業力)  乾淨的 就不會再造業
[2011/7/28 下午 10:43:26] Sally Wei 慈漪: 有執著 會想攀緣 煩惱因此而生
[2011/7/28 下午 10:44:39] ste235: <凡夫心,不得安定、不得自在,多數都是因為對境生心>。一點沒錯,只是要徹底能做到對境不生心,我們都還需要繼續好好的用心下功夫才行
[2011/7/28 下午 10:45:19] Sally Wei 慈漪: 好因 好緣 合為好「識」
[2011/7/28 下午 10:46:42] PJ Tan 濟麟: <一句不好的話會傷人的心 為了吃,傷殺生靈,眾生生命塗炭>
這都是心識.. 如果現在一盤上等牛扒在面前 ..我們的識起了什麼作用 ?
香 或 ??  想吃 或 ??
根常常在對塵 決定在您的心識 關係到熏習氣..
[2011/7/28 下午 10:47:55] Jaclyn Chiew 慈韶: 我常攀緣,從夢中的境界到夢醒,還一直想弄清楚夢境,結果煩惱一堆. 真該清醒了.
[2011/7/28 下午 10:48:36] Sally Wei 慈漪: 境界現前 要如何不生「貪嗔痴」?
[2011/7/28 下午 10:49:07] ste235: <心如果顧得好,因緣會合無不都是福>。 (y)
[2011/7/28 下午 10:49:09] PJ Tan 濟麟: 以前走進Costco的某一section是香... 現在卻不敢靠近...
好的根 塵 識 是可以被教育的 好的熏習
[2011/7/28 下午 10:51:15] PJ Tan 濟麟: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48] Sally Wei 慈漪:
<<< 境界現前 要如何不生「貪嗔痴」?從根本著手..
習氣如果改變了,就是我們的六根對六塵,自然我們的習性改好。一花一草,無不是如來世界,心對著境都會很柔軟。
[2011/7/28 下午 10:51:33] ste235: 因緣後面還有果報,所以現在怎麼樣的因緣,我們怎麼去造作,就造成後面的果報,大家要常常謹慎用心。 ---<因緣果報>
[2011/7/28 下午 10:54:04] Sally Wei 慈漪: 現在不敢想像為何肉味會是香的?因為我只聞到血腥味 六根是可以因「好識」而變更好
[2011/7/28 下午 10:54:09] PJ Tan 濟麟: <這個根、塵會合,無不都是感恩的時候,無不都是好緣、歡喜的時候。> 所以說 : 一切都是好因緣 當心如果顧得好,因緣會合無不都是福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都是大智慧
[2011/7/28 下午 10:55:13]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48] Sally Wei 慈漪:
<<< 境界現前 要如何不生「貪嗔痴」?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51] PJ Tan 濟麟:
<<< 從根本著手..
習氣如果改變了,就是我們的六根對六塵,自然我們的習性改好。一花一草,無不是如來世界,心對著境都會很柔軟。Yes!
如何改(去)習氣
是今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否則數食說寶
大限來時 方恨晚
[2011/7/28 下午 10:55:22] ste235: 為什麼我們的心會靜不下來呢?原來是緣過之後,我們總還有前念、後念,念念相繼。--- 這就叫做「無間緣」。
[2011/7/28 下午 10:56:08] Leon 惟成  (San Jose): 這無間緣 可能就是我們的習氣
[2011/7/28 下午 10:56:44 | Edited 下午 10:57:11] Leon 惟成  (San Jose): "同樣是人,走路的形態也不同,
這就是我們的習性。"
我們人人 習氣 喜好 執著
分秒都在
個個不同
惟當分秒多用心
多用心!
[2011/7/28 下午 10:57:15] PJ Tan 濟麟: 好的習慣也是可以被熏習 而改變整個心識
所以水懺云 : 心滅罪亦亡 罪性本空 善惡無記
[2011/7/28 下午 10:58:08] Leon 惟成  (San Jose): 上人今天的開示
真的非常的關鍵
是我們生死流轉的因緣!
[2011/7/28 下午 10:59:07] Leon 惟成  (San Jose): 今晨慈尹師姊分享:
[2011年7月28日 上午 06:37] 慈尹(Ruyi).seattle:
<<< 對境不生心難,因為內心都有凡夫的執有、執取,
但是若有法潤心、養心,對境生心就不會是非曲直,
紛紛擾擾、糾纏難理的煩惱因。
我的淺見。
[2011/7/28 下午 11:01:21] PJ Tan 濟麟: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55] ste235:
<<< 我們總還有前念、後念,念念相繼。--- 這就叫做「無間緣」。這是我們時常有的心態 明明在做一樣事 卻想著其他事情
和孩子講話 眼睛到處飄 都不用心在當下 心如何靜呢
[2011/7/28 下午 11:02:13] tzu.du: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56] Leon 惟成  (San Jose):
<<< 惟當分秒多用心在心地下工夫 去除煩惱 不受得失 人我是非爭端所擾 才能通達事理 得大智慧
[2011/7/28 下午 11:02:35] Leon 惟成  (San Jose): 惟成也很喜歡美英師姊的分享:
[2011年7月28日 上午 06:47] (Morning Study Host):
<<< 多看靜思書、大愛台、參加不同的活動、由人事物去歷練體悟、堅持不斷用心、耳目濡染就會了。對境心會動但不被染欣賞不佔有。 (bow)(bow)(bow)
(y)(y)(bow)
多看靜思書、
大愛台、
參加不同的活動、
由人事物去歷練體悟、
堅持不斷用心、
耳目濡染就會了。
對境心會動但不被染欣賞不佔有。
真是字字珠璣!
[2011/7/28 下午 11:03:12] PJ Tan 濟麟: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0:59] Leon 惟成  (San Jose):
<<< 凡夫的執有、執取,都是無始的煩惱障..
[2011/7/28 下午 11:03:18]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1:02] Leon 惟成  (San Jose):
<<< 堅持不斷用心(bow)(bow)(bow)
[2011/7/28 下午 11:04:48] Sally Wei 慈漪: 「無明煩惱累積的習氣
會影響根與塵會合的感受」>>>今天 跟一位志工談話 才驚覺 常常有負面的思想 對本身能量的耗損有多大 因為 她一直埋怨她自己總是事與願違
[2011/7/28 下午 11:05:50]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1:04] Sally Wei 慈漪:
<<< 常常有負面的思想 對本身能量的耗損有多大'cause it is continually draining....right?
[2011/7/28 下午 11:06:16] PJ Tan 濟麟: <我們如果能夠將停留的雜念掃除,讓清新的好念來代替。如果能夠如此,心的境界才會很美。>
要懺悔三障 才能洗滌心識 掃除雜念... 入經藏吧 !
[2011/7/28 下午 11:06:40]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要用智慧防漏。
[2011/7/28 下午 11:07:00] Linda 慈諄: 六根缺乏一根都無法成立,修行從這六根去下功夫, 根代表一切法與心啟運作,產生種種的變化  ,因緣隨著我們的根以及外面的塵,不斷產生心識。                        眼=明暗
耳=動諍
鼻=通塞
舌=恬變
身=離合
意=生滅。
[2011/7/28 下午 11:07:07] PJ Tan 濟麟: 一分鐘
[2011/7/28 下午 11:07:11] Leon 惟成  (San Jose): 慈尹師姊 的另一分享
也很發人深思:
[2011年7月28日 上午 07:12] 慈尹(Ruyi).seattle:
<<< 根、塵、識
常常在日常生活轉,
若常安住於法,
心識是能緣,境是所緣,起善的作用多,心的塵垢就淨化的快。
[2011/7/28 下午 11:07:44] Sally Wei 慈漪: 感恩惟成師兄分享
[2011/7/28 下午 11:07:46] Leon 惟成  (San Jose): [2011年7月28日 下午 11:06] Richard Tsai 蔡弘凱(濟弘):
<<< 要用智慧防漏。(bow)(bow)(bow)
[2011/7/28 下午 11:08:38] Leon 惟成  (San Jose): Sally 師姊
惟成也很感恩您的分享
心有靈犀
[2011/7/28 下午 11:08:50] PJ Tan 濟麟: 請祈禱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SXsUVSSvpg&feature=channel_video_title
[2011/7/28 下午 11:13:35] Leon 惟成  (San Jose): Please pray for Grace Chen 陳伊瑩師姊
She went for another session chemo therapy last night....
(伊瑩師姊是憶慧師姊的女兒 南非菩薩來時的主持人師姊)
[2011/7/28 下午 11:14:29] PJ Tan 濟麟: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回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愛德華博士,祝願他能早日康復
大家共同虔誠齋戒
普願天下兵災瘟疫險惡人心早日平息
普願人人心地好風光
普願天下無災人皆平安
普願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普願大眾得歡喜得自在
祈願法親們一切無礙
[2011/7/28 下午 11:15:58] PJ Tan 濟麟: 也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伊瑩師姊,祝願她能早日康復
[2011/7/28 下午 11:16:01] Linda 慈諄: Gan en & good night
[2011/7/28 下午 11:16:02] felixchangfelixchang: gan en. good night !
[2011/7/28 下午 11:16:37] Linda 慈諄: 願以此共修功德回向伊瑩師姊,祝願她能早日康復
[2011/7/28 下午 11:16:49] PJ Tan 濟麟: 感恩 上人
感恩諸位菩薩
親愛的上人晚安  各位家人晚安
[2011/7/28 下午 11:16:54] ste235: 感恩 上人 感恩法親菩薩  晚安
[2011/7/28 下午 11:17:35] waynelin88: 敬愛的 上人晚安!  各位 菩薩晚安!
[2011/7/28 下午 11:17:43] tzu.du: 感恩 上人 晚安 法親菩薩們 晚安
[2011/7/28 下午 11:25:58] (Morning Study Host): "能善分別諸法相"面對任何境好的欣賞感恩、不好的要善解、和人相處要謙卑你大我小、廣結善緣、踫到逆緣要能包容順受、用真心懺悔化解掉、對於物得之我幸好好珍惜、不能擁有命也要知足已有不強求。人生是緣也是圓、把握當下用心分秒中!
[2011/7/28 下午 11:28:31] Leon 惟成  (San Jose): 上人晚安
大家晚安
[2011/7/28 下午 11:33:50] (Morning Study Host): http://youtu.be/iLsYmEnZ6q4
[2011/7/28 下午 11:34:29] (Morning Study Host): 感恩  上人開示 感恩各位法親菩薩家人
[2011/7/28 下午 11:37:25] (Morning Study Host): 願伊瑩pusa早日康復!阿彌陀佛!晚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